搜尋按鈕圖
重要消息
釋義03

真實佛法息災賜福經

釋經(三)

 

  奉請二佛八菩薩。

  南無法界最勝宮毘盧遮那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菩薩摩訶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南無妙吉祥菩薩摩訶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諸尊菩薩摩訶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蓮生活佛說:「真實佛法息災賜福經」

  如是我聞。一時大白蓮花童子。在摩訶雙蓮池。坐於大白蓮花法座之上。周圍十七朵大蓮花。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紫色紫光。各朵蓮花。微妙香潔。白蓮花童子。默運神通。

 

  我們講到真佛經要「奉請二佛八菩薩」。

  奉請的二佛是:

  南無法界最勝宮毘盧遮那佛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有人講「毘盧遮那佛」是「最初佛」。所謂最初佛就是說在它之前沒有佛。它是第一個佛。它有一個稱呼,就是「法界最勝宮」。所謂法界最勝宮,我們腦海裡可能會想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宮殿,也許我們會想到以前被秦始皇燒掉的那個阿房宮。

  不過它這裡談到「法界」,什麼叫做法界呢?法界就是代表了「四聖六凡」,整個通通包含了。

  四聖界就是「佛」、「菩薩」、「緣覺」、「聲聞」這就是四聖界。六凡呢?「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那麼,這個宮殿就等於整個宇宙、整個世界,包含了人間,所有的通通包含--就是法界--在這個宮殿裡面建築的,等於全部。

  又講「最勝」呢,就是說最好的、最完美的、最圓融的,就是整個通通都佔有的,這就是「最勝」。

  大家曉得毘盧遮那佛就是根本佛,也就是太初古佛,也就是我們真佛宗的傳承裡面,主要的,從它那兒開始的傳承佛。所以我們在誦經以前,先要召請我們的傳承佛(第一尊)。

  那麼,為什麼又要召請「南無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呢?因為這一尊佛是付囑佛。就是祂要求(祂希望)蓮花童子從南無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下生到人間來傳真佛密法。是祂希望、祂付囑的,等於是祂請你下來的。所以,一定要召請。今天呢,假如沒有毘盧遮那佛,沒有阿彌陀佛,就沒有真佛宗!

  我們還要再奉請八大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彌勒菩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

  南無妙吉祥菩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諸尊菩薩摩訶薩

  奉請八菩薩,還有最後一個「南無諸尊菩薩摩訶薩」。意思是說:所有的菩薩全部奉請。這樣子說起來,幾乎所有的菩薩都跟我們真佛宗有很大的緣分。

  我們奉請了二佛八菩薩,就是奉請了根本的本尊傳承,還有很大的付囑傳承。另外,所有的菩薩,通通都來聽聞、來護持。

  接下來講「開經偈」。每本經裡面都有這個偈的。簡單幾句話,就是講:「那麼深的法,你們很難碰到的。那麼今天你們看到了,就趕快去讀啊!誦啊!去了解它的意義。」

  現在開始進入經文:

  第一句「如是我聞」:就如同我,親自在那個法會之中所聽到的。這一句,幾乎每一本佛經裡面開頭第一句話都是「如是我聞」。

  你們的年紀有些比師尊大,有些比師尊年輕。年紀大的,當然我不在的時候,我不敢保證你們還在。年紀比師尊年輕的,很好保證他們可能還在。最近,我一直在想:我在寫書當中,現在寫到八十本,這一本的書名叫做「佛王之王」。(這好像有一點抄襲的味道,人家書的名稱是萬王之王,你是佛王之王。)

  不過,這一本書我寫得非常嚴謹。所謂嚴謹,就是沒有輕鬆的筆調,就是比較嚴肅的筆調。而且是比較深奧的筆調,把佛法當中最重要的口訣都寫在這一本書裡面。

  我想呢,這一本書就是等於是我在寫作當中的一個句點。將來還是要寫,但是這是一個段落,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點。再講得輕鬆一些,就是說這一本書寫好以後就可以「稍息」。我們軍中講稍息就是稍微休息一下,好像一種感覺,這個擔子抬呀抬、抬得那麼遠,在這裡可以放下來了,這邊可以休息了。我一想到可以休息,假如是休息長久一點的話,那麼才四十四歲就完蛋了。四十四歲好像壽命是短了一點。為了不使自己那麼快的早走,趕快寫出第八十一本。第八十一本書名叫做《真佛儀軌經》。就是一些真佛宗的規規矩矩,或是禮節的問答,通通把它放在這一本書裡面。不過,這一本書的出版,尚未定出日期。

  八十本就是一個句點,就是一個休息,假如是很長的休息,那麼就是只有活四十四歲!不過,我覺得八十本書寫完了,就等於來這個人間的任務、重要的任務已經完成。所謂的完成,就是把這個重要的任務已經交代了,其它的責任就讓阿彌陀佛去負責好了。這個任務,就算告一個段落,其它的就可以比較輕鬆一點應付。

  將來呢?有在這邊聽法的人,如果要寫一篇文章,你在開頭就可以寫「如是我聞」。這是很確實的,你們當場就在這邊聽,就是我當場就在那兒聽到師尊這樣講的,他現在人不在了嘛!但是大家當場都在那邊聽到了,大家對證起來都對,這個是「如是我聞」。

  這一句話就是以前釋迦牟尼佛在說法時,祂的弟子結集祂的說法,討論祂講出來的話。每一本經開始都用這四個字,就表示說我當場是在那裡聽釋迦牟尼佛說法,就是如是我聞。

  這四個字就代表我本人以前在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的時候,當場在那裡,我聽到大白蓮花童子,看見那個情形,自己本身親見而且親聞,所以我用這四個字:

  「如是我聞」。

  我覺得,人都是有因果的,而且有很多很多的生死。其實,生死就是指在那裡已經看不到你,在這裡看得到你。這裡不見了,又在那裡看到你。那裡看不見你,你又跑到別的地方去,生死就是這個樣子。我以前,在摩訶雙蓮池西方極樂世界的時候,祂們都可以看到我。但是我在那裡已經死了,現在活在這裡(我想一想我是幾歲到美國來)。我是在台灣活了卅七年,在台灣就死了。現在我在美國剛好七歲。但是呢?也許我明年又在美國死了,那可能又生在印尼啊!生在馬來西亞啊!生在新加坡啊!或者生在澳洲。

  生死都是一回事,只不過你這裡生、那裡死;這裡死,那裡生。生死,把它看成這樣子,就非常輕鬆。所以你說有人在這邊死了,大家都哭得好淒慘,看不到這個人了。其實,他在那邊活得很高興。所以生死的事,要做如是觀。

  所謂「一時」,什麼叫做一時呢?「一時」包含了過去很遠很遠的那個時候。以前有一個老禪師叫「天龍禪師」,人家問他什麼事情,他就這樣子(註:師尊豎一根指頭)。其實,有時候人家問他事情,他答不出來,他就這樣子(註:師尊豎一根指頭)。那麼,這是代表什麼呢?就是—一—就是一切。那你問的問題一定在一切裡面了嘛!保證我回答的一定對。

  有人問他說:「須彌山在哪裡?」他就這樣子。唉呀!真的像一支大山嘛!有人問他說:「世界在哪裡?」他也就是這樣子。他的意思是講,宇宙歸於一元,整個宇宙都是一元所造化。不是一元嗎?人家問他:「什麼是女的?女的怎麼講?」他也是這樣子,1。人家又問他:「男女怎麼分呢?」也是1。因為這個天上界合歸一統的時候,男女是沒有分別的。所以還是1。所以這個1啊!可以包含天地、包含山、包含水、包含人、包含一切的事務、包含原始、過去、現在、未來,整個通通都包含。所以這位老和尚,一碰到人家問他,比較困難的問題,當他答不出來的時候,就豎起一根手指頭。

  後來有一個弟子學他,老禪師一舉1,那個弟子也是這樣子(註:豎起一根指頭)。老禪師火大了,就拿一把刀把他的手指頭砍下來。他說:「你的1在哪裡?」就變成這樣子(註:指頭彎回來,就變成「無」了)。

  禪宗的禪,本身有時是不講的,但是它其中含有很大的變化和它的道理在其中。所以,你問我:「師尊的這個一時,是什麼時候啊?」一百年前、一千年前、一萬年前、一億年前,通通在裡面。保證是對的。一時,就是在那個時候,不管是哪一個時候,通通包含。

  一時,就是有一個「大白蓮花童子,在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這個白色的蓮花,所謂白色就是所有的總色,等於是將所有顏色,集中起來。我記得有一個研究是這樣,好像有很多種顏色把它旋轉,就變成白色。那只有把其中的一個顏色拿掉,再旋轉就變成黑色,不管怎麼樣子旋轉,總之,白色就是最圓滿的顏色,那其它的顏色都是次要的。

  所以,毘盧遮那佛祂本身的法界最勝宮、大日如來也是白色的。摩訶雙蓮池的主尊當然也是白色的。因為,所有的佛菩薩要成佛菩薩以前,都要修白色的白善法,也就是要修清淨法,清淨到最極點,就是白色。剛才,鄭上師講的「修行要空、要無」。你說,空跟無是什麼顏色呢?空跟無就是「白色」。假如摻雜別種顏色,那就變成一種作用。唯有白色是最清淨的。

  所以,大白蓮花童子,就是摩訶雙蓮池的主尊。在摩訶雙蓮池「坐於大白蓮花法座之上」。有一個弟子跟我說:「師尊,這坐於大白蓮花法座就好了,不要之上。」那弟子說:「人家坐蓮花都是坐在上面,沒有坐在蓮花中間、之中,也沒有之下、之旁、之左、之右,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兩個字是廢話。」那位弟子舉出一個例子,他說:「你可以講說坐於公共汽車之上嗎?之上好像坐在車頂上。」我跟那位弟子講:「不要跟師尊吹毛求疵,反正就是在蓮花法座之上。大家了解就好,你這樣子找麻煩,這本經怎麼寫?」

  「蓮花的周圍一共有十七朵大的蓮花。」那位弟子也是很挑毛病的,他說:「這當中又有很多廢字出現。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紫色紫光,這些都是兩個字的廢字。」他講說:「師尊有沒有色盲?難道青色的會出紅光嗎?那黃色的會出綠光嗎?你這駕駛執照怎麼考的?」

  其實,他也是找麻煩!我們不過是把它重複的講一下。當然就像青色的,這種青色的顏色,然後又放出青色的光。這樣子表示兩個層次,好像青色的蓮花放出青色的光,這樣子解釋就好了嘛!其實佛經裡面也有很多這種例子。

  好像青色的蓮花童子拿著青蓮花,又放青色的光,又是整個光芒,周圍怎樣子都是青色的。有這樣的例子,我們後面的例子可以用到前面的例子,不算是有點矛盾,或是多出來、多餘的。

  「各朵蓮花,微妙香潔。」這是講每一朵蓮花都是非常的香,香就是代表很純,那種氣味很好、很潔淨。總之,微妙兩個字,在佛經裡面是經常用到的。也就是說什麼通通好,好到極點。以前有一個弟子姓沈,是臺中人,名叫妙娟。她的名字有一個妙字在裡面。她最初對這個妙字印象不好,她說:「我這人就是人嘛!有什麼好、什麼妙?妙過來、妙過去。」大家都對她講:「妙,妳哪一點妙嘛?一點都不妙,所以很多人就說你這名字是莫名其妙。」自從她皈依師尊以後,看了很多佛經。她說:「哎呀!佛經裡面用的都是妙,而且加州還有妙印堂。」她現在回頭一想,太妙了!這個名字,她本來要改名的,現在不改了。

  「白蓮花童子。默運神通。」默運神通這個「默」字用得很妙,用得很好。因為神通本來就是無形的,就是一種變化,一種自然。天上的雲有神通它就變成水,水有神通就變成冰,冰有神通又化為水,水有神通又化為氣。變來變去都是自然的神通。有神通的人,他就可以把那些東西拿來變化,他可以叫雲變成雨、雨結成冰、冰又變成氣。這樣變來變去,就是在那邊自然的運轉,在那邊默運神通。

  其實,很多的主婦、太太在家裡做菜都是默運神通。她們到超級市場、到Saveway去買一條臭魚,最便宜,那腥味很重,聞起來都要吐的那種魚。回來以後,她就加點醬油、加酢、加糖、加蔥,蔥爆臭魚。那麼這條臭魚經過默運神通一下變成香魚。我們每一個人,把這些香的東西吃進去,又默運神通一下,就又變成臭的,又回到原來的味道。

  在美國,他們種菜,當然比較少用原始的肥料。不過他們那些肥料也是用原始肥料製造的,像尿酸、蛋白等等,也是從原始肥料抽出來的。這個宇宙就是一個「神通的循環」。你把最臭的澆到植物上,吸收、長大或拿去養魚、養豬(比如拿餿水去餵豬)。用一些最髒的東西去養出最香的東西,又變成最臭的東西。臭的東西又養香的、香的又養臭的,這樣子養來養去。假如大家了解這個道理,就可以了解到「宇宙的道理就是一種循環」。

  這是自然界的默運神通。假如我們每一個人修行到了「合乎自然」的那種狀況,你自己可以默運神通去符合自然,甚至於把自然轉變,這就是神通。

  大家知道,X光可以照射人體,透視你的內臟情形。你把你的眼睛修練成X光,你就得了天眼通了。現在像奧林匹克世運會,他們在那邊體育表演、競賽等等、假如你有千里眼,你的眼睛一看虛空的人造衛星,那個人造衛星剛好吸收了奧運會的一切情形。你的眼睛看人造衛星,那一切情形反射過來到你眼內,你就是千里眼神通。

  我們現在跟台灣、新加坡、印尼通電話,電話一拿起來就可以撥通。假如你把你的耳朵訓練成一條線一樣,這一條線直接通到那一個朋友的口中,你就聽到他在說什麼,那你就得了天耳通。像這樣子的方法,並不是不可能。完全在「微妙」兩個字,完全在「默運」兩個字。

  什麼叫「默運」呢?完全靜下來,一直靜到最靜最靜的最底下去。什麼叫做「運」呢?你把你運用到最底下去的時候,把它化成「沒有」。把自己化成沒有,符合了「所有的力量都有你」的時候,就變成最大的神通。

  「將一個摩訶雙蓮池。變化得格外金光燦爛。」

  你們這本書的版本是新加坡圓證堂印的吧?有一個字,變化「得」。有印成變化「得」、有印成變化「的」,應該是「得」比較好一點。新加坡圓證堂這一本印的是對的。

  將來你們可以學一個神通,就像有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在你面前,閉合未開。你給它默運神通一下,它就「嘩」開了!假如能夠這樣的話,就可以把這個世界變化得格外漂亮、格外燦爛。我們這裡秋天和冬天比較冷一點,花都凋零,有大神通的人,他可以改變整個天氣,把它全部變成春天。本來地球、太陽在一個角度時就是秋天,光跟熱稍微微弱一點,在秋天、冬天的時候,你一默運神通。就把整個地球往這邊移一點,哇!就變成春天了,熱得你流汗。

  其實,我們只要把地球稍微往這邊推一點點,它的整個氣候通通都變了。以前剛來美國時,住在Ballald那邊,我非常高興。我說:「哎呀!在西雅圖真好,從年頭到年尾,從來沒流過一次汗」。搬到Redmond的時候,才發覺夏天好像長了一點,而且好像太陽也大了一點,也熱了一點,居然夏天也流汗。有人講:「華盛頓州可能造了整個原子爐?」這個原子爐它會吐出一種很厲害的氣。四個原子爐一起吐氣,剛好就把地球推動一點點,這就是原子爐默運神通,把西雅圖夏天延長一點點,而且又熱了一些。對我這個怕熱的人來講,是個不好的消息。

  默運神通之後,就變成「所有的香花怒放」。

  剛才我講過,就這樣一比,所有的花全部都開,下次要教大家這種神通。他笑得最開心,因為他在賣花。你要學的神通是要叫那些花通通不凋零。花不凋也不好,因為花不凋大家只要買一次。買你一次花以後,就可以用一年,那你這個花不用賣了。我看,你不要學這種神通了!

  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八八年十月廿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