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蓮生活佛講圓覺經經名釋義【釋經文】(十五)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我們今天再繼續講「圓覺經」,『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諸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

  這個「大悲世尊」啊,我們曉得所謂「世尊」,這個「世」啊,也就是說的,娑婆世界共同尊崇的一個尊者,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為佛陀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一個很特殊的聖者。那麼佛教的傳承剛開始的時候,也等於是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後,才有了這個佛教,那麼「世尊」的兩個字的意思是世人所尊崇,一個很尊貴的稱號。

  「大悲」兩個字就必須要解釋一下,在佛典裡面,稱「大悲菩薩」的,我們大部份都是稱觀世音菩薩,是大悲菩薩,觀世音菩薩是主慈悲門;文殊師利菩薩主智慧門,所以我們經常稱「大悲觀世音」,「大智文殊師利」。在這裡大家有沒有感覺很奇怪啊?怎麼稱「大悲世尊」呢?「大悲世尊」加在佛陀身上是不是合宜,在這裡講是合宜的。為什麼呢?因為,佛陀祂降生為人,在娑婆世界成佛,是有祂本身象徵的意義,祂到這個娑婆世界來,就是因為大悲而來,因為有大慈悲的心,祂才有可能降生在娑婆世界,所以在這裡就稱呼祂為「大悲世尊」。

  曾經有人為了這「大悲」兩個字起爭議。有人講,你假如是大悲的話,那就成不了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講說,「比較重情的人才重悲」。有大慈悲心的人在娑婆世界上,比較有在情感方面的迷執;或者你願望很大,因為你有慈悲心,你願力很大,這個很難成佛,是有這樣子的說法。所以他們講說,像觀世音菩薩祂很難成佛,因為祂太慈悲,所以很難成佛;像地藏王菩薩祂也很難成佛,因為地藏王菩薩祂發的願望太大,所以是大願地藏王菩薩。祂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什麼時候空呢?就有弟子寫信來向師尊講說,「這個地獄什麼時候空呢?」我就給他回答:「地獄永遠不空」。地獄既然永遠不空,地藏王菩薩什麼時候成佛呢?接下去這一句當然是說地藏王菩薩不能成佛。「大悲菩薩,不能成佛,」有人是這樣子講。所以甚至演變到最後他就講說:「不能太慈悲,不能太有情。」

  你知道慈悲從哪裡生出來?當然從「情」生出來,沒有這個「情」字,哪裡來的「悲」呢?有感情的人才會悲嘛!有感情的人才會慈嘛!沒有情的人跟石頭、木頭是一樣的東西,哪裡來的慈悲啊!根本是不動嘛!所以有情才會慈悲,但是又講「大悲不能成佛」,那麼就演變到最後,就有人說,「不可以發大願,不可以發願,發了願就不能成佛。」又有人講,「不能悲,太悲了也不能成佛。」按照這樣講,這裡所謂的「大悲世尊」就矛盾了。既然佛陀太慈悲不能成佛,怎麼在「圓覺經」又叫祂是「大悲世尊」呢?這句話本身就是矛盾了。大慈悲的佛陀,佛陀是已經成佛了,那麼祂因為慈悲而成佛,所以尊稱祂為「大慈悲世尊」。所以有人講說:「不能發大願,不能太慈悲。」這個是不攻而破。

  我認為我們學佛的人,應該要慈悲,要喜捨,要發大願,這樣子才是對的。為什麼呢?你看觀世音菩薩祂雖然是菩薩的身份,但是你知道這個佛典裡面提到,「深地的菩薩等同佛」,很深,很秘密行知的菩薩雖然只是一個菩薩名,但事實上祂等於是佛的,是佛啊!深地的菩薩祂做了很多、很多慈悲的事,但是祂這個心,祂的宇宙本性,充滿整個宇宙之間,祂本來就是佛,只是祂應眾生的祈求,顯現菩薩的行為;所以「深地的菩薩等同佛」,這一句話,我本人非常贊成。這一句話--「深地的菩薩等同佛」,佛跟菩薩本棶就不分的,佛是不動的,菩薩是因佛而動的,也可以講佛是「本位」,菩薩是「行位」。也就是說,佛本身祂是不動如來。那旁邊的,從分出來祂應眾生的要求,祂化身為菩薩,去行菩薩行。所以佛跟菩薩本身來講,沒有什麼差別的。我是這樣子講哦!

  但是,別人是講說:「嗨,要成佛就不能太慈悲,不能發大願。」其實他是搞錯了。假如按照「圓覺經」來講,「大悲世尊」,大慈悲的佛陀,你看佛陀也是成佛啊,所以祂稱為大慈悲,所以我們不能講說「不可以太慈悲,不可以發大願。」這種話不能講的,因為這當中有爭議。有一位我不願講出他的名字,他講說「不可以發大願,不可以太慈悲,不可以行菩薩行,你菩薩行感情太多了,你就成不了佛了。」但是,我今天講:「深地菩薩等同佛,佛、菩薩不分。」這是我盧勝彥講的,就是說,我們還是要慈悲,還是要有情,還是要度眾生,還是要發大願;這個「慈悲」跟「智慧」是我們行者必須要具備的。

  我們以前講過,「悲智雙運」。我們慈悲的時候要用智慧,那麼用智慧的時候加上慈悲,這個叫「悲智雙運」。你知道我們密教裡面有很多法相,一個拿弓,弓箭的弓,一個拿箭;一隻手拿弓,一隻手拿箭,這個弓就是代表什麼?它是不動的,你知道弓是飛不出去的,弓就是本然,代表慈悲,所以佛典裡面有一句話叫「慈悲弓」,「慈悲弓」就是慈悲的「弓」,那射出去的這個是什麼呢?這支箭叫做「智慧箭」,「慈悲弓」跟「智慧箭」,當你智慧要發出去的時候,要有慈悲做它的基礎,這樣子每一件事情才會圓滿。所以,我們不但為人處事及修行方面,在任何一件事情上保持了兩個原則:一個是慈悲,一個是智慧。好像我們中國人講的,「我們要人情也要法律。」那麼「人情」呢,可以講就是「慈悲」。那麼「法律」呢,講起來是「智慧」。任何事情,我們如果依法律處理,還要加上人情,在人情上的太過份又要用法律來牽制。所以這兩個要調和得很好,也就是慈悲跟智慧要調得剛剛好的時候,就是應用得悲常巧妙的時候。今天談這個「大悲世尊」講解這四個字,就提到「慈悲」跟「智慧」了。

  「願為此會諸來法眾」,也就是說,希望佛陀,為來這裡參加法會的所有眾生,講一講「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什麼是「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呢?也就是說,「希望佛陀能夠講,當初佛陀在本來清淨的因地,是如何去修行的?」這個解釋是可以的。這個「因地」兩個字我要講解一下,什麼是「因地」?在佛典裡面,有兩個「地」是相對的,一個是「因地」,一個是「果地」。很多人解釋「因地」,說是凡夫的時候,開始起修的凡夫的時候,就叫「因地」。那麼什麼是「果地」?已經修行得了果的那種境界就叫「果地」。

  所以在我們密教裡面,有所謂「胎藏界」曼陀羅跟「金剛界」曼陀羅。「胎藏界」曼陀羅就是表示「因地」的,「金剛界」曼陀羅表示「果地」的。同樣有大日如來,一個是「因地」的大日如來,一個是「果地」的大日如來。同樣是佛陀,祂有一個「因地」的佛陀,有一個「果地」的佛陀。釋迦牟尼佛講了很多「本生經」,什麼叫「本生經」呢?就是祂原來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所發生的種種,轉世的因果,就是佛陀的「本生經」。這個簡單跟大家解釋一下:好像是我盧勝彥,「因地」在哪裡啊?應該講凡夫的時候,現在我就是「因地」,現在我就是一個凡夫;那麼你「果地」在哪裡啊!那麼「果地」呢,就是說,將來我修行成就了,我回到摩訶雙蓮池成就了蓮花童子金剛法身,這個時候,就是「果地」。那麼我以前在哪裡啊?我以前就是從摩訶雙蓮池大白蓮花童子轉世、降世到娑婆世界來的。那樣子反過來講,我的「因地」在哪裡啊?就是大白蓮花童子,那我的果地在哪裡啊!那現在呢?我就是「果地」了,盧勝彥在娑婆世界做一個凡夫就是「果地」,這個兩邊都可以講的。佛陀度眾生是迴「果」向「因」,有兩個講法,「迴果向因」--祂本來在天上的,那麼祂到娑婆世界來降生,是「迴果向因」。由果地向因地走。那麼祂修行,已經修行成就了,成就了佛果,那麼就是「迴因向果」。那麼現在我假如是一個凡夫,那我現在是在因地修行,將來成就大白蓮花童子,就是「迴因向果」。那麼我以前的前世又是大白蓮花童子,現在正在娑婆世界又是「迴果向因」。

  那麼現在講的「因地法行」--「希望佛陀能夠講出來,祂在凡夫的境界的時候是如何依法去修行的。」這個「因地」跟「果地」,就是這樣子讓大家稍為思考一下,因為這當中的因果關係是這樣子的:「因」有時候會變成「果」的,「果」也會變成「因」的,所以有人是從「因」向「果」修,因為慈悲就到因地來;由「果」到「因」地來的是慈悲六道眾生,才由「果」到「因」地來。那麼「由因向果」修的,應該講起來是,由凡夫的境界向聖賢的境界。所以我們稱為「由果到因地」來,叫做「倒駕慈航」。倒駕慈航就是顛倒的走啦。駕呢?就是駕駛;慈航呢?就是說你因為慈悲走了這一條路,到娑婆世界來,這個叫「倒駕慈航」。本來你應該在「果地」是很好的,你何必到「因地」來呢!就是因為你慈悲,所以你「倒駕慈航」。那麼現在文殊師利菩薩,希望「大悲世尊」佛陀,能夠為來參加這一次光明法會的所有眾生講解--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是怎麼修的。這整句的意思就在這裡。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