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釋經文】(九十)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消冰,無別有冰知冰消冰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根,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若復有人,讚嘆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消冰,無別有冰知冰消冰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根,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若復有人,讚嘆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其實這段經文倒是蠻深的,雖然是白話,其實都很深,很多人都看不懂這一段經文。那什麼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很多人搞不清楚。這四相,也有多種解釋,據我所知道,有兩層意義在其中。假如講一個比較清楚一點,「我相」──就是有我,就是「我相」;「人相」──有你,這是「人相」;「眾生相」──就是有眾生,就是「眾生相」。那「壽者相」呢,就是有時間存在的,都是「壽者相」。一般是有這樣作註解,這是第一層意義。

  那麼第二層意義,是屬於「識」方面的。什麼是「識」?也就是最深意識裏面,淺到深這種,將近談到第八識。這個「我」呢!就是有所求,你有所求,有所證,就是有「我」;那你有所悟的時候!是因為「比較」出來的,「悟」!你已經有了這個悟境,是因為有「比較」在裏面,這是「人相」;那什麼是「眾生相」呢?你明白些什麼的時候,就已經有「眾生相」;那什麼是「壽者相」呢?當你這三種當中你都有所覺,有所感覺的時候,就是「壽者相」。這是講「識」方面。

  在我的筆記裏面,我是這樣子寫:有證就有「我」,有悟有「人」,有名就有「眾生」,有覺就有「壽者」。這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是金剛經裏面提示到的;在圓覺經裏面,佛陀也解釋了很多,但這個解釋不容易明白,因為這裏面,它藏著是屬於意識上的,也就是說完全是你最深意識裏面的一種註解。

  不像我們以前有很多人在解釋金剛經:「我」就是有我相;「人」就是有別人;「眾生」就是有眾生;「壽者」代表時間。其實「眾生」就是代表空間,空間的一切色相;「壽者」就是長壽,就是代表時間;「眾生」代表空間;「我」就是自己;「人」就是他,就是別人。有很多人解釋這四相是這樣子解。

  這裏面佛陀所解的,就更深啦!有所證的,有所悟的,有所明的,有所覺的,這樣子解釋會比較清楚一點。佛陀在這裏面所講的,很簡單,他講這個「眾生相」:假如有人講,我是眾生;佛陀就講:這個就是非我,非彼。困為這兩個包含在這裡面了嘛!我是眾生,非我,非彼,不是指這個我,也不是指那個眾生,我是眾生,這句話還可以通的;倒過來講,就不通,眾生是我,這就不通。眾生怎麼會是你呢?你只是你,一個我,我是眾生,應該講我是眾我之一;那你確實是眾生,沒有錯的,我是眾生沒有錯,眾生是我就不對了;因為眾生是一個比較大的,我是比較小我的;所以眾生是大的我,怎麼會是小的我呢?

  所以我們以前學這個,也算是哲學吧!講了兩句話,跟佛陀這樣子講的:白馬是馬。白色的馬是馬,你看對吧!這句話很通的。是呀!白色的馬是一隻馬沒有錯;馬是白馬,這句話就錯了,馬那裏只有白色的一種?很多種!有咖啡色的,有棕色的馬,有黑色的馬,也有像我們喇嘛裝這種顏色的馬,什麼種顏色的馬都有。但是,你們看過綠馬沒有?好像沒有綠馬。你們看過綠色的馬沒有?「沒有」,大家都沒有,我就沒有話講了。(笑!)

  這是一種思考,一種邏輯;我們講是思考的一種方法;所以有時候,我們在講話當中會出差錯。白馬是馬,對!白馬是馬,白色的馬當然是馬;馬非白馬,馬不能講牠就是白色的馬。馬是白馬,那這句話就是錯的。

  所以佛陀用這個來講,我是眾生,非我非彼。這句話不能代表一個我字,非我也不能代表一個眾生,這是混合在一起的。我是眾生,是混在一起的,所以這就是有了眾生相,我是眾生,單單講句話就是有眾生相了。

  什麼是「壽命相」呢?佛陀是這樣子講的,「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佛陀的解釋有時我們看起來也不太清楚,但是祂只是簡單比喻:好像你用一塊冰,然後再用開水,去把這個冰溶解掉;當這個冰變成水的時候,這個熱的水沒有了,冰的水也沒有了,合起就變成一般的水。佛陀是用這個比喻來講的。

  「我」跟「眾生」之間祂就是用這樣的比喻來講的,假如你們從「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你們能從這個比喻裏面,悟出一點道理來,就不錯了;有時候悟了半天也悟不出來,不容易去理解佛陀的一些話,不過這裏面,倒是講的很清楚。

  佛陀又有一個比喻:「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我們假如是重視名相的,就好像認賊為子是一樣的;你把所有賺來的錢,到時候都給這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本身就是賊,他會把你的錢偷走,那你就什麼都沒有了,還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你這樣子是不能成就的。

  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廣東人講兒子,都是講「賊」!每一次我在問事,弟子說:嘿!我想問問我的「賊」(師尊笑)。是不是「賊」呀!答「仔」!我的「仔」呀!唉呀,這個很奇怪!廣東人講「兒子」居然講成「賊」了。其實告訴大家,很多兒子都是賊,是真的!中國人講,富呀!富不過三代的。為什麼?因為兒子作「賊」,他把老子的這些錢都花光;不但花光還負債,統統玩掉了。

  其實當下一代出生的時候,他不是來報恩的,就是來討債的,一定的,你跟他有因緣存在的。現在這些兒女,報恩的很少,大份來討債的多,所以當然兒子是賊了。

  佛陀早就知道了,認賊為子,佛陀他是很厲害的,那麼多年前祂就知道了。很多人都是認賊為子。你不要生一個兒子,哈!好高興,做滿用請客,生女兒他不請客的;生女兒是賠錢貨,要嫁出去的,到時候她就是別人的啦!對不對,生兒子是自己的啦!這就認賊為子。

  我看很多人帶他的兒子來,很高興,不管他做錯做對;他做錯很多事情,還是你寶貝兒子。但是我一看,唉呀!慘了!他第一個是來討債的,他不但要把你的錢全部討光;第二個還要拖累你的身體;第三個也增加你很多的煩惱;第四個他還要惹你生氣,煩惱,還要敗壞你的名聲;最後說不定還砍了你的頭。有些人生了一個兒子好高興,帶來,唉呀!我一看完了,仇家上門,可是又不敢講,又要我取名字,我怎麼取呀!後來我就給他取一個「心平」,意思是說,你心平和一點嘛!不要對老子那麼兇嘛!不要把他討光,留他一條生路,不要那狠。

  像師尊來講,如如不動,氣不死老子,倒是把兒子氣。(笑)修行也不可以這樣子,你怎麼可以把自己兒子氣死!應該心平,忡保持平和,我不氣你,但我也不愛你的。佛陀後面講了:一般假如愛上你了,很順著你的,你會喜歡喜,你也喜清淨相。但是這個不是完美的,因為你的愛,不只是愛眾生,你愛了這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也愛清淨,這個是不完美的。

  佛陀講:你也不能愛清淨,這著了名相,何況是愛我、愛人、愛眾生、愛壽者,所以應該要心平,不產生這種現象,很順其自然,順法流這樣子走的,這才能夠達到真正的涅槃。佛陀已經講了,我告訴你,我們大家行者,愛兒子,有一個兒子很好,很滿足了,沒有兒子丈天天求,師尊給他劃「求子符」,不只是是求子符,一定要求男的,這個「有孕」下面要寫一個兒子,不能寫一個女,「有孕」寫一個子表示男的。

  在中國大陸稱呼配偶為「愛人」,你的愛人,我的愛人,他們就是著「人相」。在台灣很少稱愛人,情人就是情人嘛!對不對!老婆就是老婆,那裏有稱愛人的。我一聽到,喔!這個是比較直接的。你愛你的兒子,你要愛你的愛人。你要愛什麼呢?愛修行,你也想愛修行,你也要愛涅槃,愛清淨呀!佛陀說這個是不圓滿的。因為只要你產生這種愛的話,就有了業出來,愛業,一定輪迴的。你既然是愛清淨,愛涅槃也不可以,那叫做名相。

  所以要產生一種心平的,一種清淨的,一種法流的一種意識,才能夠真正得到涅槃。那麼這裏面又講「恨」的,有人不順著我,我就恨他,他裏就寫「有憎我者,亦憎生死」。恨他是有的,好像是說你愛一個人,這個人不愛你,那你就產生一種恨,一種報復的心理,這種恨就造成恨的業,業就出來了。那你不只是恨他,你也恨生老病死。怎麼要生我呢?為什麼我會老呢?為什麼我會生病呢?為什麼我會死?你也憎恨這個。

  但你憎恨這個沒有用的,它也會造成一種業,這也是不完美的。所以「恨」跟「愛」是兩個極端,這兩個都不是完美,真正完美,是佛陀本身所講的,沒有名相,完全融合在一起,這個才是真正的完美的。

 佛陀講末世的眾生,學習圓滿覺悟的這些智慧呀!假如有時稍微有一種證驗,就自己認為是一種清淨了,已經沒有煩惱了,這個並沒有得到根本,還是著在「我相」裏面。這裏面的意思很深,所謂有所覺就是無所覺,因為無所覺才叫作有所覺。這當中的學問很深的,佛陀主要是叫我們不要去執著,不要去執著「我」,不要去執著「人」,不要去執著「眾生」,也不要去執著「壽者」,那你離開「四相」以後啊!破除種種的名相,你才能夠真正得到進入清淨的涅槃,才能夠得到圓滿的覺悟。

佛陀認為這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四種最大的障礙,這裡面產生順著我產生愛,逆著我就產生恨;不管順我,逆我都會造成一種業的。所以要避開,要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非四相,了三心,才能夠進入清淨的涅槃。

  像我在說法,盧勝彥今天說法,你們今天聽,聽,唉呀!師尊講得很好,師尊今天講得我們都很清楚明白,講得太好了,沒有人比得上你;本就沒有人比得上我,哇!不得了,誰能夠比得上我!你講這個等於白講,對不對!師尊今天講得好了不起,真的是天下第一;本來就第一,那裏會有第二的!這個就是順著我的話,就產生一個很大的歡喜心,哇!好你們今天講我好,我明天要講得更好,就要「便欲濟度」。就是說,我必須度眾生,我一直想要度化你們,沒有皈依的一定統統要皈依;沒有真正去進去修法的,統統要修法;那麼你們要了解心要、口訣,在理上了解,在事法上也要了解,那麼要產生一種欲度眾生的心。佛陀講,這個還不行,還不對的。

  假如我今天講了,說了法,底下有一個人講,師尊今天說法,沒什麼了不起,我聽了說:「下次你不要再來了,煩死了!」對不對!我講得這樣子辛苦,你居然說沒什麼了不起;不但這樣子,還講師尊今天說法,根本講得不對,講錯了、有漏洞,還要寫一篇文章反駁我。哇!我氣死了,這是什麼弟子!他懂得什麼是敬師,重法,實修?來聽我的法居然還敢罵我,馬上就產生一種瞋恨心,馬上就生氣,發怒;當弟子的太沒禮貌了,太不尊師重道了,這個末世眾生,全部都是混蛋。當師父心理上不平,在那邊抱怨,弟子不但沒有供養,白白聽法都沒有供養,白講啦!不但白講,還賠了精神跟口水,心中產生嗔恨的心。這就是「我執」,「我相」太重。

 我們前幾天講「清涼度」,就是畏你這樣子的保持一種清涼心,你順著我,也好,逆著我,也好!都是一樣的。眾生就是眾生嘛!眾生他本身沒有什麼慧目的,沒有什麼智慧的眼睛,就算他順著你,說不定他也是很盲目的;不順著你,說不定他也是盲目的,他也火知道為什麼不喜歡你,這是緣的問題。

  所以你必須以很平常心,很清涼的心去度化眾生,順著你的,我們不要歡喜;逆著你的,你也不要生氣,保持一種很平和的心,那麼這個是「我執」,「我相」就是比較少。

  佛陀講「我相」是煩惱的根源;「人相」是比較;「眾生相」是你跟眾生之間的關係;「壽者相」你要破掉時空的。這固執「我相」的人很多,眾生有煩惱,就是因為有「我相」,假如你破除「我相」,你根本就不會有煩惱的;不執著「我相」,就沒有煩惱,一切煩惱皆由「我」起,若無「我」字,煩惱就無所附,它不會依附的,它就空掉了。你既然這個「我執」沒有了,你還有什麼煩惱在「我」身上呢?就因為你愛嘛!就是因為恨嘛!你假如沒這個「我」字在你的身上,你這個「愛」,「恨」由何而生?一切煩惱皆歸於空性,煩惱就是菩提。

  所以,佛陀這個道理是非常好的,而且是很高深,是屬於意識上的東西。這個四相,我、人、眾生、壽者,祂解釋的最清楚,可以講真正懂得人生哲學,懂得宇宙的真正意識真理,還是釋迦牟尼佛。

  像我們昨天到機場去接師母,(師母從台灣回來)在機場的時候,我們一邊走,就有一個西方的女子,她一看到我們,就對我們講,耶穌就是真神;她拼命跟我們講耶穌就是真神,我們看到她以後沒有講話,因為我們不能回她說佛陀就是真神。我們沒有回她這個樣子,我們就閃到一邊,然後就下電梯;她又站電梯門口講:耶穌要救你們!她說救我這樣子,我們還沒有講話。我們內心覺得說:唉呀!這個人她當然也是一種發心,因為她信基督教,所以她希望把她信的讓每一個人統統都信;她知道我們理光頭又穿這種僧服,一定不是屬於她的教派,所以她一直講:耶穌才是真神,耶穌要救你們。她穿藍色的洋裝,然後我走下樓又看到一個穿藍色衣服的,我嚇得要死,心想怎麼搞得又來了,結果不是。大家看到那個西方女子在機場裏面,都怕得要死,怕她突然間跑過來說:我要救你。

  這是很熱心,很發心,但是她已經著「相」了,她著了兩種相。第一個她認為,我才是對的,她絕對不會考慮你是對的,還是不對的;她認為說,我信的才是對的。第二個,她也認為眾生都要跟她一樣的,你不信她的,你不聽她的,她就恨你。有些傳教就是這樣,你不聽他的,他就認為你不好;你聽他的,順著他,他就認為好,孺子可教。

  所以,她這一種就是「我執」,至少她已經有「我相」了。在佛陀講起來,她已經著了「我相」,「我」就是對的;她不考慮別人的思想、觀念。甚至她根本從來不知道有佛,有釋迦牟尼佛,她根本也不了解佛陀的思想,她從來不去研究的。她先入為主的觀念就是說:耶穌就是真神,那麼我信的就是真的。

  所以你跟她講說:你知道佛教的道理是什麼嗎?她一定講不出來的,因為佛教的道理非常的深奧。你想想看,要想進入清淨的涅槃,也不能執著清淨的涅槃,這個名相也不能有的;「我」是煩惱的根源,這種話講出來,這是很高深的哲學思想,是很高深的真理。真的你去除「我相」,你才能夠去除煩惱,沒有去除「我相」,煩惱永遠是存在的。

  你看輪迴的真理,就是愛跟恨,有愛染有憎恨,就是有輪迴、有業障、所以你從愛染跟憎恨之間,要跳出來,要超越,你才能夠真正的斷掉輪迴,這其中釋迦牟尼佛解答很多這些問題,但主要的也是我講的這幾點。

  大家認識什麼是「我相」、「人相」、「眾生者」、「壽者相」,那麼再了解愛、恨,再知道要去除名相,才能夠證入真正涅槃。那麼其實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是有為法,真正能入涅槃的,是無為法,在這整個經文當中,也談到了有為跟無為。

 像我們做善事,很多都是有為的,有為法也是一種業,做善事也是一種業;那麼你必須要,無為而為,這是真正的善的。真正的善是無為而為,我不是為了什麼而行善,是偽善。「善」也有分為「偽善」跟「真善」的,所以有真善,有為而為的善,是沒有業的。能夠懂得這個的話,佛陀在經文裏面談的很深,但是我把祂裏面的精華提出來跟大家講,並不是按照這個經文,逐字去解釋;我並沒有按照經文講,我是按照佛陀經文裏面的意,用我的方法,跟大家解說這一段經文。不然你自己看一看這些經文,你們看得懂,我看不懂,今天就談到這裏。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