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Lei Tsang Temple
Taiwan Lei Tsang Temple
好消息!蓮生法王第304冊新書《松樹下的問答》,即將於2025年4月14日發行,書中解答許多「你問我答」。
法王經歷多種病苦,為了五百萬弟子,祂仍慈悲住世,只盼弟子精進修行,離苦得樂!
法王釋疑舍利子是佛教獨有的嗎?
為什麼現代科技那麼發達,生活不一定比較幸福?趕快來看本期精彩開示!
法王同修後作迴向:
「一心敬禮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祈請觀世音菩薩千百億化身接引幽冥眾往生清淨佛國,祈請觀世音菩薩加持與會大眾身體健康,身心愉悅,一心向善,修法成就。祈請觀世音菩薩放光加被,息災、增益、降伏、敬愛皆得成就,祈求千百億化身觀世音菩薩救度所有的病苦的眾生。
南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願所祈求皆能圓滿。祈請加持瘟疫退散,病毒退散,刀兵劫退散,地水火風災難退散,厄運退散,惡緣退散,惡念退散。嗢!
法王的新書第304冊《松樹下的問答 – 漫漫語花》,即將於2025年4月14日發行。法王形容自己就像老松樹,又在書中改編了「老松樹」一曲,變成「老修行」:我是一個老修行,終日天天常精進,不怕魔來干擾,不怕魑魅魍魎,屹立天地之間,只有老修行。設計上封面沿用法王畫作,並且在松果上面隱藏了法王所寫的吽字並做凸起效果,非常有巧思,書中解答了許多弟子提出的你問我答的疑惑,歡迎大家請購閱讀。
法王說剛才看了真佛般若藏的影片,自己心中很多感觸,自己是個老修行,但是自己的定力和耐力還是不夠,最近老修行,老松樹的皮,皮膚得了濕疹,真是很難纏,非常癢,始終都治不好,看自己寫的書,然後再想想自己的病都治不好,如何去治眾生的病?但奇怪的是,法王畫的符可以治眾生的病,但自己畫給自己吃,卻治不好自己,法王看了剛才的影片,覺得自己不夠堅強,本來已經是萬念俱灰,用了很多藥還是沒有好,晚上沒辦法睡,都在白天睡覺,有時也感到不想繼續在娑婆,卻無可奈何,想想活著是為了信念,為了五百萬弟子而活,不為自己活,為了讓弟子們有活的信念,依然必須繼續活下去,如果法王當初沒有信佛,就會像瓊瑤、三毛一般,將娑婆世界拋棄,只因為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不可以自毀慧命,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老、病都是苦,世間有多少人在生病,去看看醫院、墳場,就知道世間的無常。
法王這段時間,晚上都要起來上藥,無法安睡,只好改睡白天,很多人都來幫助法王,有許多醫師到法王家來,關心法王如何保養,也很多弟子送來許多藥膏,法王感謝大家的關心,為了五百萬弟子,自己也不能太自私,說走就走,法王覺得自己活在世上非常勉強,一生快樂的時間不多,大部分都是痛苦的,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過:娑婆世界是苦海,要早點離開輪迴,不要在六道中流轉,生老病死都是苦,普賢菩薩也曾說過: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法王說,原來老病就是這樣子,苦就是這樣子,看見自己寫的書,自己也覺得很慚愧,想想天下眾生病苦和老苦很多,這世界上苦的人太多,應該早點修行,但願眾生無病無惱,快樂修行,早早離開輪迴,成就佛菩薩,但願大家離苦得樂。
法王感嘆自己很佩服師母,第一,她從不流淚,她得的病也是很絕,人說這是絕症,沒有藥可以治,但她很堅強,有一次還沒請看護的時候,法王幫她擦背,發覺她只剩下皮包骨,而且無法自主控制身體,但她從不掉淚,晚上睡眠的時間也很短,約兩小時,但白天還要活動一整天,她真的很堅強,這樣的精神讓法王覺得很偉大,也感到自己的渺小,法王自己一傷心就流淚,沒有辦法把自己的心情藏起來,哭一哭讓情緒發洩之後,反而比較好睡。希望大家可以道心堅固,堅強自己,不像法王多愁善感,法王感嘆現在正是考驗的時候,看自己下次還敢不敢再來娑婆世界度眾生。
法王皮膚得了濕疹,感謝很多弟子們關心,幫忙求金母佛菩薩,很多人送來藥品、營養品、還有醫生的幫忙。
法王的幽默
老公寫給老婆的信上寫著:老闆幾個月沒有發薪水,所以沒有錢寄給妳,就給妳寄一百個吻吧。
不久老婆回信了:一百個吻收到了,我給校長三十個,孩子的學費就免了,給電工三十個,電費就不用繳了,給隔壁的老王每天一個吻,家裡的田就有人耕種了,你放心吧,家裡一切都好。
有時候,得罪人不是講錯話而是說中了!
在古代,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現在,每逢佳節肥四斤。
法王與弟子問答互動
問:
師尊佛安。
一、弟子想請求師尊開示九字真言與不動明王的因緣,據我所知,九字真言最早的時候是出自道家,在後來被帶入日本真言宗,加上密教手印,再以不動明王為主尊,這個說法是不是正確,請師尊開示。
二、如果一生中是道士,只是修道,往生是否也會有舍利子,因為在佛教中有舍利子是代表一個人成就的現象,道教是否也有舍利子之說,還是有別的稱號或者不一樣的東西在身上表現?
法王答:
一、九字真言: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一向都是密教真言宗(日本東密)的,九字真言是否是道家的?在很早以前,道家是由老子為祖師,也分北方的道——全真道(全真七子),王重陽開創,主張清修,和出家人差不多。後來隋朝時佛教傳入中土,道與佛還是難免會起衝突,有時也會互相不分,像傅大士戴道教冠帽、著佛教衣飾、儒教鞋子,以體現其會通佛道儒三教合一的情形。
九字真言法以不動明王為主尊,這是屬於日本的東密成分較大一些,日本的密教也是由中國傳過去,而中國的密教則是從唐朝時期,由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將密教傳到中土,再由日本的空海帶回日本,成為日本的真言宗。道家從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開始,接著孔子比老子晚生三十年,所以在中國有儒、道教,道家的北宗崇尚清修,南宗就比較複雜。
法王針對弟子的問題神算看看,答案就如同弟子所描述,是差不多的。
二、道士修行成就也一樣有舍利子,不只是佛教有舍利子,別的宗派也會有,只要修行了,舍利子是一般的成就。像藏密紅教連舍利子都沒有,他們是身化虹光,這是最高的成就,舍利子的話還是留有東西,但蓮華生大士就只是化成一道光而已,不留下什麼東西,像紅教傳承祖師阿達爾瑪佛傳大手印給寶意童子、蓮華生大士的師父-師利星哈,他們都是化光就走了的即身成佛。
留下舍利子的有時還是中陰成佛,並非即身成佛。別的宗派修行,一樣會有成就,不只是得到舍利子才有成就。真佛宗得到舍利子的弟子很多,像哈妮瓦的媽媽就有很多,每個舍利子就像拇指那麼大,她走得很好,只是早上起來到外面走走,覺得頭暈坐椅子上,就這樣走了,這種走法是最舒服的,她火化以後很多舍利子。
蓮生活佛講授
大佛頂首楞嚴經
接着,聖尊講授《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解釋】
上次講到,心不在裡面,也不在外面,心和眼也不是合一的。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
阿難說:世尊,我又胡思亂想,我們每個人都有身體,五臟六腑都在身體中,在身體外面是七竅,在裡面看不清楚則是暗的,在外面七竅則是亮的。
七竅:雙眼、雙耳、雙鼻孔,嘴巴。
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今天我看到釋迦牟尼佛,打開眼就能看到這叫見外,閉起眼睛是暗的,則是見內,這樣解釋對嗎?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釋迦牟尼佛問阿難,你閉眼就看到黑暗,這個境界沒有光,是你和眼睛合一了嗎?還是不合一?如果是合一的,暗是在你眼睛的前面,怎麼可說暗在內?又如果是在內,沒有日月和燈光,那這個黑暗中應該是你的三焦和五臟六腑。
三焦:三丹田,上丹田眉心輪、中丹田心輪、下丹田臍輪。
若不對者,云何成見。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
若你不和眼睛合一,什麼叫做看見?如果看到外面,你和眼睛合一,你眼睛閉起來,應該看到暗的,就是自己的身體,但打開眼睛你看到明的,為何看不見自己的臉?
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若在虛空,自非汝體。
若看不到自己的臉,那就表示眼睛和心是不合在一起的,你就知道自己知覺的心是在外面的,你的心眼是在虛空中,不在你身中,如果你的心在虛空中,那就不是你的身體。
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這樣看起來有兩種感覺,有兩個心,這時你看到的是兩個阿難,但你只有一個身體,你說心一個可以看到裡面,一個可以看到外面,但從外面看又看不到自己的臉,看內又看不到自己的五臟六腑,那這樣應該有兩個心,會變成兩個佛,這樣講起來沒有意義。
法王總結目前的內容即是:心不在內,也不在外,心眼也不是合一,也不是一個在外,一個在內。這樣一句就說清楚了,不需要講一大堆,很多事情不講還好,越想越糟糕,佛教有很多哲學道理在裡面,道家比較好一點,老莊思想是什麼都不要想,順其自然,也不要有太多的學問,老子認為一切道法自然,順著自然的原則就好,不勉強,過的要平淡,像現代科技那麼發達,生活不一定比較幸福,雖然越來越方便沒錯,但是好像每個人都活得不快樂,老子的思想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什麼都不用想反而最快樂,現在則是很多東西要學,從小就要開始讀書學習,越來越多煩惱,東西發明越多,煩惱越多。生活淡薄虛靜,配合天地自然的道理生活反而幸福。違背自然的道理反而痛苦
談到心,法王說阿難尊者拼命在鑽牛角尖,一直再分別。你不去想,晚上就睡得很好,法王覺得楞嚴經剛開頭就很囉唆,但還是盡力講得讓大家都清楚。
嗡嘛呢唄咪吽!
精彩寶貴的開示後,恭請師尊賜授新皈依灌頂,並加持大悲咒水,及為佛像開光。網路直播告一段落,同修圓滿吉祥!
資料畫面來源:西雅圖雷藏寺Youtube直播影片截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Coo4pn_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