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搜尋按鈕圖
重要消息
🧘【同修報導】2025年3月29日蓮生法王於美國〈西雅圖雷藏寺〉主持「阿彌陀佛本尊法同修」暨講授《大佛頂首楞嚴經》

 

❓什麼是佛教裡面最重要的方便法門?條件有哪些?趕緊來了解本期開示

 

🧑‍🏫蓮生法王釋疑———

「死不用準備」,人生無常,平時所做所為即是準備

 

⚡先睹為快 ———

身心不可分離!答案就在達摩祖師與神光的經典對話

 

📌在四聖界,依何修行而證不同聖果?欲知請看本期精彩內容

 

🌼 🌼 🌼 🌼 🌼 🌼 🌼

 

💗法王同修後作迴向:

一心敬禮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敬禮觀世音菩薩,敬禮大勢至菩薩,祈請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放光接引幽冥眾往生清淨佛國,祈請加持每天千艘法船的超度,祈請加持一心念佛、一心念法、一心念僧,修行三十七道品,人人修持,個個得無上正等正覺;祈請加持息災、增益、降伏、敬愛,皆得成就,加持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道心不退、修法成就。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願所祈求皆得圓滿,祈請加持瘟疫退散、病毒退散、刀兵劫退散、地水火風災難退散、惡緣退散、惡念退散、厄運退散、嗢!

 

🌼 🌼 🌼 🌼 🌼 🌼 🌼

 

🍀法王開示

今天晚上修阿彌陀佛本尊法,阿彌陀佛有祂的殊勝的地方,特別是祂的淨土,是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讚歎西方極樂世界。《楞嚴經》這個是在給孤獨園演講的。《阿彌陀經》,也是在給孤獨園演講的,這個都是大乘的經典。

要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有兩個特別要注意的,一個不能少善根,你必須要有好的根器,也就是在娑婆世界,你所做的、所行的、所想的,善念必須要增長,惡必須要消滅,這是第一個根本;第二個就是要一心不亂地念佛,其實一心不亂就很困難,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就是定。你念佛不是散念就可以,而是不散亂地念佛,那個才算。

以前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太婆常常念佛,有一天天上打了一個雷,她嚇了一跳,念了一句阿彌陀佛,經過上天的審查說念了那麼多的佛,就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的。她唸的每一句阿彌陀佛都屬於散念,沒有一個真實;只有她打雷的時候嚇到喊出來的阿彌陀佛,那一句才是真的,她這樣也能夠往生。唸佛有四字佛、六字佛,還有其他很多種唸法。

要到西方淨土就這兩個條件,應該是最簡單的,就是佛教裡面最重要的方便法。

 

🌼 🌼 🌼 🌼 🌼 🌼 🌼

 

😂法王的幽默

妹妹被媽媽修理了,哭得好慘,就走去找爸爸投訴,妹妹講:如果有人打你的女兒,你怎麼辦?

爸爸講:誰打我的女兒,我就打他的女兒!🤣

有一個女的病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叫護士說:過來幫我把空調關一下吧,太冷了!

護士回答:好。

女病患又叫護士:護士啊,我現在又有點熱了,你過來再幫我開一下吧!

護士回答:好。

女病患講:這空調溫度還是太低了,你還是把我關掉吧。

護士也回答:好。

女病患講:不行不行還是太熱了,你還是給我把空調開了吧!

護士回答:好。

護士走出門外又碰到女病患的男朋友,這位男士向護士道歉:我的女朋友啊,真的事有點多。

護士講:沒事啦,反正我們醫院也沒有空調。🤣

男的病患跟護士講:你這個針扎的痛不痛?我最怕打針。

護士回答:放心吧,我都做了這麼久的護士,是很有經驗的!

這個護士打針一扎下去,病患痛得哀哀叫:怎麼這麼痛!你不是講說你有很多年的經驗嗎?

護士講:對啊,我是說打了這麼多年的針,沒有一個是不痛的🤣

爸爸跟小明聊天,媽媽在旁邊看,談到激烈的時候,小明讓媽媽幫他。

爸爸高興地講:那是我的老婆,她會幫我的。

小明斜了爸爸一眼:我小明跟媽媽是有血緣的關係的,你們兩個,不過是男女關係🤣

今天陪老婆逛商場,剛好有個賣手錶,老婆挑中了一個非常小巧秀氣的,進口的高級手錶,要一萬多塊美金。

先生的心在滴血,趕緊勸她:老婆這個表真太細了,妳的眼睛又不好。

老婆打斷先生的話:這有什麽關係,我只需要別人的眼睛好就可以了🤣

法王開示:這也跟心有關。戴名貴的手錶,是給別人看的,不是給自己看的。

 

🌼 🌼 🌼 🌼 🌼 🌼 🌼

 

📫 法王與弟子問答互動

🙋問:

師尊在《咒的魔力》有開示,上師心咒是很好的,只要誦滿十萬遍,所求善願,皆得成就,要持蓮花童子心咒多少遍,才能得知自己死期,讓弟子們可以提早做準備?

👨‍🏫法王答:

他是想知道他什麽時候會死,要提早做準備,要請我開示,要持蓮花童子心咒多少遍,才能夠得知自己死期,讓弟子們可以提早做準備,恭請師佛開示

這問題嚴重。佛講無常,無常是沒有常態的,自己的死期只有你自己修行的證量夠了之後,祂來告訴你,或者你自己會知道。我們平時你根本不用準備,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的,因為這是無常,準備也來不及。

以前講過一個笑話,有一個孤獨老人:你一個老人為什麽不找一個伴?如果你有一天暈倒了的時候也有人照顧。

老人回答:我暈倒了還會醒過來,那就沒事了。

這個人又問他:你旁邊都沒有人,你暈倒了如果沒有醒過來,那怎麼辦?

老人回答:沒有醒過來,那更沒有事了。

沒有醒過來就沒有什麽事了,哪還需要準備什麽?你時候到了,你身上要帶金帶銀?沒有用了,寫遺書也是多餘的。死了什麽事都沒有,你平時所做所為就是準備,到時候你只有你的善業、惡業帶著走,其他什麽都沒有。死不用準備是無常啊!像緬甸大地震,準備都來不及,走就走了,無常啊!你平時行善就是準備了。

這條路是每一個人都要走的,沒有一個例外。師尊本來79歲就要走,是瑤池金母跟阿彌陀佛幫師尊延壽,不管是三年五年,還是一定會走的。人間也沒有什麽好留戀,只有對師母和所有的同門一個「情」字。

 

蓮生活佛講授

大佛頂首楞嚴經

🌼 🌼 🌼 🌼 🌼 🌼 🌼

⚡接着,聖尊講授《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解釋】

♦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現在在座的很多出家修行人,他們跟我到舍衛城,舍衛城的國王供齋給釋迦牟尼佛、僧團的阿羅漢、菩薩。現在大家吃飽了,都回到給孤獨園。

 

♦ 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

⚡釋迦牟尼佛問阿難:你看所有的比丘一個人吃的時候,其他的人就飽了嗎?

 

♦ 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阿難尊者回答: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每一個比丘雖然都是阿羅漢,但每一個人有各自的身體。只有一個人吃飯,旁邊的人不會飽,只是吃飯那個人會飽而已。

⚡阿羅漢本身有神通,在佛陀時代證得阿羅漢的弟子非常的多,有五百阿羅漢。在四聖界,阿羅漢的地位是最小的聖果。

覺行都圓滿,一切都非常圓滿,就是佛;

不只救自己,也救眾生,那就是菩薩,是屬於大乘菩薩;

在沒有佛住世的時候,能夠依照因緣而去領悟、開悟的,這個叫做緣覺;

比較注重自己本身獨自的修行,這個叫做阿羅漢。

 

♦ 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

⚡前面的對話中,知見之心是在裡面這件事已經被釋迦牟尼佛否決掉了,心不在你的身上。

⚡現在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如果知見之心是在外面,眼睛是在身上,但是你心是在外面,那代表身心兩個不相干的。

 

♦ 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如果說身與心不相干,那代表你知道的事情,身體卻不能感覺到;你自己的身體有感覺,但是你的心不知道。

⚡舉例來說,你心知道阿羅漢已經吃飽了,但是你身體沒有感覺到飽。

 

♦ 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

⚡釋迦牟尼佛伸出祂的手告訴阿難:你看我的手就和兜羅綿(印度有一種很柔軟的布)一樣,你眼睛看到了看到這雙手,心有感覺到嗎?阿難回答,是的,師尊。

 

♦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你說你的心是在外面,不是在裡面,但這樣身跟心分離了。肚子餓,心也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外面的話,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裡面肚子餓。

⚡所以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心到底在哪裡?如果心在裡面,但是你沒有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如果心在外面,那麼你雖然看到人家吃飯,但自己身體也不飽,所以心也不是在外面。身心不可能分離的!所以說心也不是住在你身體裡面,也不是住在外面。那怎樣才是對呢?大家就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的這個比喻不太好,拿達摩祖師的例子說,神光跟達摩祖師講:我心不安。達摩跟神光講說:你心在哪?來我給你安。神光說:我怎麽找都找不到我自己的心。達摩就講,我已經幫你安心了。

你找不到心啊,這答案就已經在這裡了。

 

🌸嗡嘛呢唄咪吽!

 

🌼 🌼 🌼 🌼 🌼 🌼 🌼

 

💌 精彩寶貴的開示後,恭請師尊賜授新皈依灌頂,並加持大悲咒水,及為佛像開光。網路直播告一段落,同修圓滿吉祥!

 

💻 資料畫面來源:西雅圖雷藏寺Youtube直播影片截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7Jgkzc3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