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Lei Tsang Temple
Taiwan Lei Tsang Temple
各位上師、各位同修:大家晚安!今天我們再講「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們上個禮拜講了--遠離顛倒夢想。那麼這個禮拜我們講,究竟涅樂。這個「涅槃」兩個字,有很多出家人的解釋,都是不太一樣。好像我們講那一個和尚已經「涅槃」,就是講他已經歸天。心經裡面有「究竟涅槃」四個字,那麼這個「涅槃」,不是說「究竟已經死了」,不是這個意思。「涅槃」兩個字的解釋很難,事實上「涅槃」兩個字真正約含意,可以講成是「覺悟」。但是「覺悟」這兩個字太普通了,好像又不合於「涅槃」的意義,那麼,也可以請是--圓滿的覺悟。其實,在如來的教化裡面,祂講這個「涅槃」,包括了四個含義,也就是有四種「涅樂」。
第一種涅槃就是「自住清淨涅槃」。這一種涅槃,我們在佛法裡面就稱為是「理具性的涅槃」,就是:用道理來講的,比較講起來是這個樣子,是具有一種比較廣義的道理的涅槃。所謂「理具性的涅槃」,就是這個無我、無人、跟無法,這個是完全自己清淨、別人清淨、整個法界清淨,整個統稱為涅槃的世界。這個可以請是一個開悟者,開悟的聖者他看這個世界,那根本是一種涅槃的世界。為什麼呢?因為他認為他自己本身是空的,那麼眾生也都是空的,整個宇宙的現象也都是空的,那麼既然全部都是空的,就等於是一個涅槃--完全寂靜的世界。剛才蓮世上師講到,眾生因為要名、要利,所以他就有煩惱!那麼在一個聖者的眼光之中,既然沒有我、也沒有你、也沒有眾生、沒有宇宙當中所有的「法」的現象,連宇宙的現象都沒有了,一切都是空寂的世界的時候,請問:名利的煩惱在那裡?根本沒有!這一種涅槃的狀態,叫做「自性清淨的涅槃」。
第二種的涅槃叫做「有餘涅槃」。很簡單的解釋「有餘涅槃」,就是在心靈上你已經清淨了,但是你色身的痛苦,你身體的痛苦還沒有解除,這個就是有餘的涅槃。理論上跟心靈上,你已經知道了,這個世界上根本「我」是不存在的,「眾生」都是不存在的,煩惱啦、名啊、利啊都不存在的,根本都是空的。這個理論上你已經瞭解了,你可以講你已經解脫了,在理論上你已經開悟了,你已經解脫了,但是你色身上的痛苦,並沒有辦法解脫。例如,常仁上師,這幾天都沒有看到他的人影,因為他最近得到皮膚敏感症,怎麼皮膚敏感呢?他那個手一下子會腫起一塊紅紅的,一下子這個頭上會腫起一塊紅紅的,一下子臉上會腫起一塊紅紅的,那麼他就不敢來參加我們晚上的同修了。
我跟他講,沒有關係嘛,你可以戴一個臉套,剩下一個眼睛來都沒有關係。其實他心理上也是希望說……雖然他已經是出家,是一個和尚,他也是四大皆空,他什麼也不管,反正他又不再結婚,對不對。這個也不再相親,管他什麼美啊、醜啊,這都可以不必管的,但是他還是顧了自己的臉上這個一塊紅、一塊白的,還是不能被大家看到。事實上佛法的道理,你們也聽了很多了,差不多你們每個人也都解脫了。你也可以講,我不存在了,眾生也不存在,整個宇宙都不存在!一切都是「空寂」的世界,都是「涅槃」的世界,那有什麼煩惱呢?!那有什麼財啊、利啊、名啊,這些煩惱統統是不存在的。但是一下子閃到這個腰,你就腰痛了。一下子頭痛、腳痛,一下子胃痛,一下子身體那裡不舒服,你就會感覺到很不自在。當你的心靈已經解脫了,但是你的生命還是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這個就是「有餘涅槃」。這樣的解釋大家都清楚,如果人家問你,什麼叫「有餘涅槃」?你就講說,心靈上已經解脫了,但是肉身還是沒解脫,還是有病苦,一病起來,你就不自在,就起煩惱心,還是沒有辦法把剩下的煩惱消除掉。
還有一種就是「無餘涅樂」。「無餘涅槃」就是剛才「有餘涅槃」的更進一步,也就是說你的心靈上已經解脫了,包括你的肉身也沒有痛苦,你的生死也已經了了。那麼這個就很難,當我們在修行的人,要進入真正的--你的心靈解脫,跟你的肉身全部通通解脫的這種圓滿的狀態,就叫做「無餘涅槃」。
我們曉得我們這個肉身就是痛苦的根源,你沒有這個肉身就不會有病,就不會有八苦;這個肉身,就是完完全全真正痛苦跟煩惱的根源。有身體才會有病,沒有身體就絕對不會有病,但是要進入這個「無餘涅槃」,就必須要把這生病苦化為空。記得以前白教的祖師--密勒日巴,他的弟子拿毒藥給他吃,他吃了毒藥以後,全身非常痛苦,他曾經把這個痛苦轉移到門檻上面。他以前的巖洞有一個門檻,有一個門,當他把自己的這些痛苦排除出去,轉移到門檻上的時候,整個門檻全部都震動,而且通通都裂掉,這個方法就是「轉移」。能夠把自己肉身的痛苦,轉移到沒有生命的物質身上的這種方法,是很特別的,這是一種轉移的一種方法。
所以非常高等的瑜珈師,他可以把自己的肉身轉移成為火、成為水、成為風、成為大地土,轉移到最後成為一種「空」的境界。能夠把自己肉身的痛苦轉移成為地、水、火、風、空的這一種現象,就等於是說他的心靈已經解脫了,包括他的肉身也可以解脫了。這一種「心」跟「色」完全解脫的現象就叫做「無餘涅槃」。現在的行者,能夠進入「無餘涅槃」的,真正講起來是非常少、非常少。
那麼,最後一種涅槃叫做「無住涅繫」。「無住涅槃」,其實應該講起來叫做「不入涅槃」。當行者已經沒有煩惱了,也沒有生死,他可以進到一個「無餘涅槳」裏面,但是他不要,他還是要在婆婆世界,用大慈大悲的心去度眾生,他可以把痛苦轉移掉的,但是他不將他的痛苦轉移掉,還要享受這些痛苦,他喜歡痛苦,他喜歡窮,他喜歡頭痛、腳痛、腰痛、胃痛、心臟痛。他為了要度眾生,所以他必須要瞭解眾生的痛苦,他希望眾生的痛苦全部在他身上。所有的修行的人都是為了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看到「極樂」這兩個字他就要去的。他說,全部都是快樂嘛,自己的快樂嘛,我當然要去了,我不去,別人快樂我痛苦呀!那麼就有這樣的證悟者。又有那樣子的證悟者,他不去極樂世界,他要到極苦世界,他要去享受痛苦,他要去蒙不白之冤,反正世界上所有的冤枉通通給我好了,那麼,他會不會有煩惱呢?會不會有病苦呢?他已經學會了一切都無所謂,煩惱就是菩提嘛,痛苦就是極樂嘛,這種境界叫做「無住涅槃」,簡而言之,這個叫做「不入涅槃」。
《心經》裡面所講的「究竟涅槃」,不是教你進到極樂世界,不是教你解脫所有的煩惱、名利,不是教你這個,是教你「不入涅槃」享受痛苦。以前我也發了一個願,叫做生生世世都要度眾生。我們現在用一個現代語句,一個字就可以表現這個願,這個願就叫做「衰」。你發這個願?人家通通都要上極樂世界,都要去成佛了,都要去「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自性清淨涅槃」你發什麼「不入涅槃」,那不是「衰」嗎?以前西藏活佛給師尊祝福,或者他們寫信給師尊,他最後一句話就來一個祝你長壽、祝你永住娑婆,永遠在娑婆世界,那麼最後一句就是說:你呀,永不入涅槃,永遠不要得到那些寂靜的清淨,通通都不要,就是要你痛苦。
以前佛經我是讀得很多,釋迦牟尼佛涅槃了以後,我記得好像上帝有講過,這個不是上帝講,是耶穌講的,耶穌講說祂還會再來,耶穌說將來祂還會再來這個世界的,就是祂還會再出現在人間,還會再來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好像沒有聽說,我不知道有沒有,我不敢保證,好像沒有聽說釋迦牟尼佛說:我會再來,我想釋迦牟尼佛已經怕到了。我覺得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祂不願意再來婆婆世界呢?他說,將來再來婆婆世界當教主的是別人,是彌勒菩薩,不是我。將來再來婆婆世界當教主的就是彌勒菩薩,不是他,祂是要去那裡?他現在當然是享樂去了。釋迦牟尼佛說將來彌勒菩薩來婆婆世界,他以後可以不必來,那麼你說呢?他不是叫彌勒菩薩去「衰」嗎?那不是說剩些辛苦給他人,就是說把這些辛苦,把婆婆世界的辛苦給在彌勒菩薩的身上,那他自己就進入涅槃不來了。那麼像我呢,想生生世世要在娑婆世界度眾生,眾生盡了,眾生已經度盡了,我才入涅槃,很多人都這樣子講啦,這個就是上當。
在佛經裡面有講兩種度眾生的方法,釋迦牟尼佛是國王式的、國王式的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坐在王位上面跟所有的子民講,你們跟著我的法學就可以得到果位,將來就可以成佛,這就是國王式的。他走在最前面,他先入涅槃,你們跟著我入涅槃。那麼師尊好像是牧羊式的度眾生,牧羊式的度眾生是這個牧羊人不可以走在前面,他是走在最後面的,在所有羊群的最後面,所有的羊通通都回家,都回到佛國去了,最後這個牧羊人才回到佛國。所以,我們講度眾生有多種的方法,行者要修行到「無餘涅樂」的境界,而且到了這個境界還要「不入涅槃」,這個才是真正的高尚。所以你學佛要學到不是沒有煩惱、不是沒有痛苦,而是能對於所有的煩惱,對於所有的痛苦通通沒有感覺。不過,這個沒有感覺不是麻木,絕對不是麻木,不是說:反正罵我的已經那麼多了,再多幾個罵我也麻木了,我這個皮已經被打得很厲害,再痛幾下也無所謂了,不是這個麻木的。而是一種超越,你是把所有的煩惱跟痛苦都在你的身上,但是你已經超越了煩惱跟痛苦,不但把煩惱痛苦超越了,又要把煩惱痛苦看成無,也就是看成完全沒有。剛才講的不但超越它、不但看破它,最後、最終的還要享受它,這個就是「無住涅槃」跟「不入涅槃」,也就是「究竟涅槃」。
「觀自在菩薩」祂是進入了這個非常高深開悟的境界,領悟出來的「究竟涅槃」,這種哲學不是一般哲學家能夠領悟到這樣高超的境界。這一種哲學可以講完全就是無礙哲學,沒有阻礙、暢通無阻的哲學。這一種哲學早就超越了名、超越了利,不知道多少倍、多少倍去了。世間人如同蓮世上師剛才講的,在名之內、在利之內,他們的眼光都是短的,他們眼光不會長的,不會看到十世以後去的,甚至於看到五百世以後去的,他們的眼光就只是在這一世,在有生命的這一世,就是這樣子的眼光而已。那麼,「觀自在菩薩」祂本身的眼光我們可以這樣講,祂的眼光就是無盡數,不可以數,不可說。如來經常講不可說、不可數,也就是說你算也算不盡的。所以,「觀自在菩薩」的眼光,祂的眼光就是無窮無盡,不可說、不可數的那一種眼光,可以請就是,完全開悟的境界,希望大家能夠領悟。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