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重要消息
012. 【卷一】戊二、己一

012. 【卷一】戊二、己一

丁三、明所以分二,戊一、敘他疑竇 

  我們今天再來談《密宗道次第廣論》:「戊二、答釋彼疑分二。」、「己一、破他計執」。

  這裡還是在講「波羅蜜多乘」及「咒乘」的討論。這裡有一段相當長,這一段,有人是這樣子講的:「咒乘是為了調伏,由貪所化的。」「波羅蜜多乘,是為了調理貪,所化的。」這二者,不同!也就是,它主要是講說這兩個不太一樣。

  那麼,怎麼分別呢?第一個,它講「咒乘」,是不斷貪的,也就是不刻意去斷貪欲的;那麼,「波羅蜜多乘」,是斷貪欲的。它用就是來分別,「咒乘」跟「波羅蜜乘」。講起來是很奇怪的!這個修行的方法,也有所謂的「斷貪欲」;也有所謂「不斷貪欲」的。

  我們都很了解什麼是「斷貪欲」的修行,因為「波羅蜜多乘」是為了過清淨、寂靜的生活,所以他主張用「斷貪欲」的方法去修行;那麼,主張不斷貪欲的去修行又是怎麼樣子的修行?這個就是一般世俗人不很明白的,什麼是「不斷貪欲」的去修行?據我所知道的,我們每一個人,出生的時候,他自然、他就有貪慾的種子存在你的身體裡面,在你身心裡面就己經存在有貪欲的種子。

  有時候,你順著貪欲去修行的話,是怎麼樣子的修行法呢?這在密教裡面是有的,在一般的宗教裡面是沒有;但是,我們曉得每一個人,貪欲本來是有的,但依著貪欲可以形成一種道的助緣,這種修道的助緣,也變成道的一種道侶。這是不太容易了解的,但是,我可以這樣子跟大家稍為解說一下。

  這裡有一段,翻開來:「於諸欲塵依四類貪所生歡喜為道助緣。」這一段話,就是一個註解。利用貪道去修行,就是「於諸欲塵依四類貪所生歡喜為道助緣。」這四種貪,它也寫得很奇怪。

  第一種,是「笑」。「笑」也是一種的貪;第二是「視」。眼睛跟眼睛看。也是一種貪;第三種是「握手」,「握手」是一種貪;那麼它寫了這個「等」字,只寫到笑、視、握手,這三種貪。其實,第四種貪是「抱」,「擁抱」也是一種貪。他寫「等」,其實是「擁抱」,這四續就是這樣子。人有這四種貪,你相信不相信?你們不相信,我相信!

  師尊以前很早是基督教徒受洗,為什麼去信基督教?大家都知道,你們看我的書都知道,因為我的女朋友在教堂。其實,你上教堂幹什麼?因為女朋友上教堂嘛!你不跟女朋友去教堂,你就缺少那一種機緣、跟他接近的那種機緣,跟他接近做什麼,不過是一笑:不過,有時候看到她了。笑一下:這感覺就不一樣了!那一種「笑」的感覺是不同的。

  那一種笑,怎麼樣子說呢?就有一種很甜很甜的那種感覺,好像蜜糖一樣,甜得跟蜜糖一樣的那一種味道。這種「笑」;不是一般的笑哦!不是一般人,碰面笑一下,這個樣子;那是沒有含什麼東西的,但是,你個如含了一種、產生了一懂甜的感覺出來,那裡笑就不同了。

  我們中國人有一句成語,「一見鍾情。」那是什麼?「一見鐘情」是什麼?就是第一個字;「視」,看見。這個「視」、這個視也是很厲害的!所以,行者在斷貪欲的修行當中,住在深山當中,甚至於閉關,足不出戶,就是要避開這個「視」。所以,「眼不見為淨」,你眼睛沒有看到;就清淨了;你眼兒則濁,你眼睛看到了,你的心就混濁了。

  所以,修行人在深山裡面,稱為「山人」,稱「行者」,就是避開這個「視」字。眼睛看到有什麼毛病嗎?當然有啊!你看了,眼珠子都快要掉下來,怎麼會沒有毛病呢?你是「相視」,兩個眼睛一看到,「相視」、再一「笑」,就完蛋了!就死定了!就死蹺蹺了!這很厲害的。

  所以!我講過的,什麼「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三見就要了老命」!這個「視」字才是厲害。

  能夠引起這個貪欲的,從「笑」、跟「視」裡面產生。弟子跟弟子之間有的時候,會感覺到說;奇怪!另外一個男的弟子,怎麼這個眼神?跟一般的眼神不同;而且,深情款款、眼睛一看到,就像蒼蠅粘到蜜一樣,他不會放的;深情款款,是什麼看法?我不太清楚;反正兩個眼睛盯著,就不放,就盯在這裡;她移到哪裡、就看到哪裡,這樣子!大概是這樣子吧!

  總之,可以講,一般人的眼睛是,眼睛這樣子看:但,他不是的:他看到這個眼睛以後,就好像看到一座湖、一座很深很深的湖,然後,就這樣一看一眼啊!整個人就掉到那個湖裡面。Bon --就沉到湖底;他就飲了很多的湖水,就浮不起來,就這樣子死定了。大概就是這樣子吧:「深情款款」那一種眼神,這個感情是一種貪染,是一種欲望的,「笑」也會引起的;「視」也會引起的。

  在講,第三種;「握手」。找以前講過哦!有一次我跟我的女朋友去看電影,那次看電影是坐三輪車,以前在高雄,從大港埔坐到鹽埕區的電力公司去看電影。那個電影是露天的,電力公司演電影,他派那個三輪車來載我們;三輪車、不是人力踩的那一種三輪車,是一種、有點像吉普車的那一種三輪車。那一種車子很窄,只有二排位子,擠了很多人;剛好,我那個女朋友剛好坐我對面,那我也坐前面,又剛好坐得很擠,腳就碰著腳,腳一碰著腳、就不得了啊!你不曉得這皮膚是有感覺的。那一種—-腳碰著腳那一種微妙的感覺,是一輩子不能忘的!一輩子也忘不了!你想想看,小時候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個是……。

  坐在那個三輪車裡面,就是台灣電力公司在鹽埕區的那個公司裡面,放演露天電影,那麼我們住在大港埔的宿舍,從那邊就有交通車來載我們去,她剛好也去看電影,也剛好坐對面,就是輕輕碰一下,就不得了!

  「握手」也是的。握手也是很厲害的,這應該是「握手散步」吧!握手去散步,這也是一種「貪染」。

  稍為碰一下,就很敏感。只要升起了貪染的心,碰一下都不行;碰一下,他那種感覺就非常微妙。所以笑一下,看一下,握一下手,最後的,這個更厲害!那個「擁抱」是最厲害的啦!這個是一種「觸」、是一種「觸」;那是最厲害的!那個全身的皮膚通通都會變化的,所以,這是一種「貪染」。

  密教裡面有一種,有貪染的金剛。就是這一尊「愛染明王」。「愛染明王」叫什麼名字?「愛染」—-「喜歡」、「貪染」,就是「愛染明王」。所以,祂是屬於一個,等於是「和合神」。

  你們不要隨便給祂獻哈達,你們不要隨便給祂獻哈達的,你給祂獻哈達;寫上你希望、你願意去貪染的那個名字,放在他的左右手,男左女右。男的,你放在左手,女的放在右手,寫她的名字,放在右手,給祂獻哈達;獻供養、請祂喝酒,祂就會幫你。

  以前有一個人,他給祂獻上一個哈達,他沒有婚姻;哇!他馬上就結婚了!另外,有一個比丘尼,她也給祂獻上一個哈達,掛在祂脖子上,我就跟她說,「你趕快去跟祂講,否則祂給你婚姻,你就還俗了。」

  這「愛染明王」、不可以隨便給祂獻哈達,祂是喜愛貪染的明王,叫「愛染明王」;所以,修「愛染明王法」很快產生敬愛,產生喜愛貪染的這種心,這是密教的修行比較特殊一點、比較特殊一點。

  密教的修行,它是一種方便,所以稱為「方便乘」;就是,不要去阻止你的這種貪慾,順著你的貪欲,然後給它超越。這一種修行,它超越了;這一種修行是不同的,是不同於一般的「波羅蜜多乘」。

  但是,這一種修行比較自然的調化,比較自然化;但是,也不一定所有修密教的人,都修這一種「不斷欲望」的修行,不是的!祖師宗喀巴,黃教的祖師宗喀巴,祂就是出家的一個比丘。祂過清淨的生活,祂完全就是單人修的,祂沒有道伴,不用「方便乘」的;所以,祂是「斷愛欲」的那一種修行,這裡面,它是這樣子講。

  雖然,有人這樣子講,「密教是不斷愛欲的去修行;波羅蜜乘是斷愛欲的修行。」雖然有人這樣子講;但是,宗喀巴祖師祂是這樣子講的:「咒乘所化亦有眾多於諸欲塵斷貪愛故。」修密教的咒乘,也有很多人,他是去斷掉愛欲去修行的;包括宗喀巴祖師,祂本人完全過清淨的比丘生活的。

  所以,密教裡面,在黃教的戒律是比較嚴、它的戒比較嚴;在紅教的戒律就比較鬆。黃教是比較重視戒律的,所以它戒律比較嚴。一般來講,有兩個教,它的戒律比較嚴;黃教跟白教的戒律比較嚴;紅教跟花教的戒律比較鬆。那麼,白教跟黃教是比較「斷愛欲」的修行;花教跟紅教是比較「不斷愛欲」的修行。這是比較上來說的。

  所以,密教裡面,不一定是不斷愛欲的;也有斷愛欲的修行,並不是完全不斷的。那麼,這也可以稱為「道伴」,因為講一句簡單的話,像以前我去上教堂,去過修行的生活,信仰基督修行的生活,是因為有貪染才要去的,是因為你想要,你喜歡的在那裡,所以你才去的;你不喜歡,你不會去的。所以,那也變成一個方便的助緣、一種助緣。

  今天,像「財神法」,密教的「財神法」,是有貪染的。那是、因為你的貪染,你需要金錢,所以密教裡有財神法。教你修財神法,是先讓你有貪染,以後它再教你超越,這也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不能講說,這不是修行的方法。

  所以,這是:「依四類貪所生歡喜為道助緣。」那麼,在你超越的時候,你單獨在修的時候,你在禪定裡面,所產生的,嚴格講起來,也算是一種貪染。你看,「若以由修彼道身生勝樂,心發妙喜,」我們在禪定的時候,是會產生「勝樂」、也會產生「妙喜」。

  這一段裡面講的,《瑜伽論》裡面講的:「一切初得奢摩他者,皆先發生身息堪能,由彼引生身輕安時,其身便起廣大安樂。次由彼力心發妙喜,由依此故,心於所緣寂靜而住。此於內外奢摩他上皆所共有。」這一段話的意思很清楚;但是,並沒有講解裡面的道理。這裡面有「身息堪能」,你在入定的時候,入禪定的時候,你身體產生的氣息的這一種作為,會產生「勝樂」跟「妙喜」的。

  我以前在書上寫過,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禪定會產生很大的這一種至樂呢?為什麼呢?因為,你那個氣息在通脈的時候,那種「氣」、跟「脈」,互相磨擦所產生出來的那一種身心的快樂,那個就是「妙喜」,也就是「勝樂」、無上的勝樂,就是禪定的快樂。你假如能夠產生禪定,你也是一種貪染;應該講起來是一種貪染。

  以前,我把這個寫出來的時候,有一個人專門批評我的人就笑,他說,「盧勝彥、你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不是百步笑五十步嗎?你說,男女之間的快樂,跟你身心引發自己,自己一個人引發的快樂,還不是一樣貪染嗎?」

  這講的也有道理。男女之間,這個「笑」啊、「視」啊、「握手」啊、「擁抱」啊,都會產生快樂的;但是,你自己在禪定的時候,你也會產生快樂,那還不是同樣還是貪染。他笑我,同樣貪染,我是這樣講:「我一個人身心引發的快樂,不會出毛病的。」(笑!)不會出毛病啊!對不對?你假如是兩個人引發的快樂就會出毛病,你說是不是?一個人在那邊打坐,所引發的快樂,沒有毛病的。

  它同樣都是貪染,這裡面也是這個意思、也是這樣子講;其實,同樣都是貪染,但是它有益的,也有它的益處在裡面,什麼益處?因為,你產生了「勝樂」跟「妙喜」,你因為這個緣,「勝樂」跟「妙喜」,你的信心,跟你的修行,這一種力量,就會跟堅固,更穩定。

  因為,我們一般的佛家在講,佛教在講,當你禪定會產生一種輕安,他只是講「輕安」。什麼是「輕安」?我以前講了,身體很輕、很平安;這個只是一種心靈上的感覺。在密教產生的這一種「妙喜」,跟「勝樂」,就是因為你的氣在通行脈的時候,產生磨擦的那一種快樂。所以,這個時候,你會信心非常堅固,你會很穩、很堅固的再去修行,這個就是一種助緣;雖然是貪染,但是也是一種助緣,道理就是在這裡。

  宗喀巴祗師講,不管你是「不斷欲望」的修行,還是「斷掉欲望」的修行,都不能構成「咒乘」跟「波羅蜜多乘」兩者的分別。

  講起來,「咒乘」裡面也一樣有「斷了慾望」的修行;那麼,學「波羅蜜多乘」一定要「斷欲望」的。「咒乘」裡面雖然有「不斷欲望」的修行;但是也有「斷欲望」的修行。不能構成這兩者的分別。

  所以,宗喀巴祖師祂也是,在這一段也是在談「咒乘」,跟「波羅蜜多乘」的。這個所以大家注意一下!我這樣子解釋,差不多都可以清楚明白,我不這樣子解釋是很難懂的;你們看這裡面的文字,都是很深奧難解的。好!謝謝大家。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