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015 釋經文

釋經文(14)

經文: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

  這一段文字,是佛陀在講地藏菩薩在很多世以前,到底有多少世的時間,祂的修行,祂所度化的眾生,祂自己本身發什麼樣子的願,有多少世的時間作一個比喻。釋迦牟尼佛作這個比喻,這個比喻不得了,是天文數字,沒有人可以算得出來的。佛陀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好像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曉得三千大千世界已經很大了,我們的這一個世界,一千個這樣子的一個日月須彌,這樣的一個世界,一千個叫做小千世界。那麼集一千個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集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作一個大千世界。那麼這裡三千大千世界這是大千世界的三千倍,這個在這世界當中所有的草,所有的木,所有的叢林。你說草木有多少,數不清的。今天師尊真佛密苑裡面的草有多少株,你們趴在我草地算都算不出來,單單真佛密苑前面的草有多少株你們就沒有辦法算。祂現在是講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草,不只是所有的草、木,你知道嗎!彩虹山莊有多少根木,你們去算,算一天也算不完。每一根作記號。所有的叢林,所有的稻子,所有的麻,所有的竹子,所有的葦,不只是所有植物,包括非生物,所有的山、石、微塵,老天爺這個比喻簡直是不得了。
  三千大千世界裡面所有的東西,包括灰塵、所有的植物、山石、微塵,每一件東西算一條恆河。
  印度恆河是最有名了,佛陀經常喜歡用恆河來作比喻,因為祂以前在恆河裡面洗澡、沐浴,所以對恆河的印象最深。我們對恆河的印象當然不深,因為你沒有去過,又不是印度人,又不是在印度出生,我們現在是對那個閃密米西Sammamish這個印象最深。以前我住高雄的時候對高雄的愛河印象最深,在台北對台北淡水河印象最深,在台中倒沒有什麼河,南投就有一個Sun Moon Lake日月潭,印象比較深一點。
  那麼祂又講到恆河了,三千大千世界裡面任何一個東西的一個灰塵就當作一條恆河,這個不只一條恆河,每一條恆河裡面一個沙算一個世界,一個世界之內裡面每一個微塵,都算一個劫,(劫代表時間,很長很長),在一劫之內又所有的灰塵,盡數充為「劫」,全部都是劫。
  祂說地藏王菩薩,證明到十地果位以來,要一千倍的這個,不但這些數目又加一千倍。這我們沒有辦法去數這個數字的,因為釋迦牟尼講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東西都算成地藏王菩薩度眾生的時間,所有東西當中一個灰塵代表一條恆河,一條裡面的所有沙,都代表一個世界,一個世界裡面的灰塵都代表一劫時間,一劫裡面所有灰塵又代表著……,「我沒法度講」(台語),我沒辦法講。
  釋迦牟尼佛這種比喻,老實講我看這段的經文,實在是難以接受,因為祂單單講三千大千世界這個比喻已經是不得了了!祂講說祂所作的行,所行的願,跟所度化的眾生仍然沒有辦法去計數,今天是佛陀用眼睛看,用佛眼看能夠知道地藏菩薩,所行的功德有多大。今天是釋迦牟尼佛講地藏菩薩好幾世、好幾世以前,祂行了何種行,作了何種願,修了多少行,度化多少眾生,才成就十地菩薩的果位。
  佛陀作這樣的比喻,講說不只是這樣子,還要這比喻的一千倍才是地藏王菩薩的功行。我們想一想這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地藏王菩薩的行願是非常深的,無止境的。
  談到前幾世的功行,師尊這一次去大陸到了西安。西安有一個大雁塔很有名的,我們以前讀地理、讀歷史的時候,讀到大雁塔,非常嚮往去那裡看一看。因為唐朝的時候皇帝曾經派玄奘去西域取經,玄奘回來他就是在大雁塔譯經,所以一想到唐三藏哇!玄奘,這個西遊記,心裡非常嚮往去看,喔呀!玄奘在那裡譯經的耶!
  那個地方我們去看,走了一圈,我也想到了一個字「雁」、「大雁」,為什麼要取成為大雁塔呢?它關係到釋迦牟尼佛的前世。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曾經作過象王、鹿王,很少人知道佛陀也作過「雁子」。在古時候,很多世以前有一個國王他想要吃雁肉,就派一個獵人去打獵,空中剛好有五百零二隻,我講的是五百零二隻,經書上寫的都是五百隻雁子飛過去,其實是五百零二隻這樣子飛過去,師尊算得很準是五百零二隻。那個獵人就用網去網那個雁子,網到雁王,那個雁子的王剛好被那個獵人給牠網住跑不掉了,然後要把牠殺來給國王吃。這個時候,另外有一隻雁子從虛空中又飛下來,眼睛就流淚哭泣捨不得這隻雁子被國王吃掉。其它五百隻的雁子全部在虛空中飛,也不飛走,因為被網的那隻雁子是雁王。那國王就看這種情形,又有一隻雁子飛下來跟國王乞求不要殺了這隻雁王,那麼五百隻雁子在虛空飛也不忍離去。這釋迦牟尼講的祂前生的故事,謎題揭曉!這一隻雁王就是釋迦牟尼佛,要吃雁子肉的國王是阿闍世王。這個獵人呢?就是提婆達多。飛下來跟國王哀哀求告的就是阿難尊者。空中五百隻雁子就是五百羅漢。這是釋迦牟尼講這個雁子。
  為什麼取名叫大雁塔呢?在我的想法,當然這個「雁」字是紀念佛陀的,因為佛陀曾經當過雁王。這個大雁又有一個傳說是這樣子的:我講過佛陀時代是修行小乘的,那時大部分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葷素不拘的,也就是說葷的跟素的一樣都是吃的。釋迦牟尼佛也有講過祂是用方便的方法來度眾生,吃素是行特別法,那時候修聲聞乘、修小乘也一樣葷、素都不拘。在印度有一個寺廟剛好遇到飢荒沒有東西吃,葷的也沒,素的也沒有,什麼東西都沒有,那比丘二、三十個人,大家都是餓肚子,有一個比丘在寺的上空看到有一群雁子飛過去,他就講了一句話,修行人沒有東西吃,這些雁子都不知道供養。他看到那些雁子,就想到那個雁肉。我們這些修行人都已經沒有東西吃了,就講了這一句話以後,其中有一隻雁子就從空中掉下來,掉到這比丘面前,剝!就死了,哇,天賜的這雁肉,這比丘就講給其它的比丘聽,說:雁子捨身來供養所有的修行人,所有在場的修行人都想到雁子都能捨它自己的身來供養所有的修行人,也就捨不得再吃那個雁子的肉,以後這個寺裡面的人都改成素食,也就是說這樣子殺生不太好。所以,以後小乘修行的聲聞全部改成吃素的,有這樣子雁子的傳說。所以這大雁塔也紀念這隻雁子,也可講是紀念釋迦牟尼佛。
  佛陀有很多本生的故事,佛陀不是經常患偏頭痛嗎,大家知道這故事,知不知道?又是不講話,OK我稍微簡單跟大家講一下,佛陀以前曾經在海邊,祂生長在漁村裡面,漁村的人捉到一條很大的魚,大家都吃那魚的肉,釋迦牟尼佛當初是小孩子很好奇,就拿一支棍子去敲這魚的頭,敲三下,叩、叩、叩敲三下,那魚就痛得要死。哇!那一條魚就是未來的琉璃王,那村莊裡面的人就是未來的釋迦族,拿棍子去打琉璃王頭的就是釋迦牟尼佛,它的因果就變這樣子,釋迦族的人因為吃了這一條很大的魚,就是把琉璃王吃了,所以將來琉璃王會滅掉釋迦族,又因為釋迦牟尼佛當初的時候拿棍子,打了琉璃王的頭─這條魚三下,所以釋迦牟尼佛就患偏頭痛。
  這也是佛陀前世的本生,本生經裡面記載的。想想看這也都是很微妙的因果,提婆達多當獵人捉了這隻雁子,那阿闍世王把雁子放了,阿難飛下來哀哀求告,五百羅漢,五百隻雁子在空中飛,這講起來都是很神妙因果的事情。
  師尊到西安去看大雁塔,看了以後很嚮往唐朝玄奘法師,唐三藏在那邊翻譯經典,從大唐、西域、天竺去取經回來。腳踏了那一塊地以後想要去看玄奘,玄奘都已經不知道在那裡。大雁塔那時候也是關起來的,不能夠進去。想這些都想到前世的事情。那佛陀主要用這個比喻,來講地藏菩薩有這麼多的往世(事),往事只能回味,祂有很多世,很多世的,到底有多少世呢?佛陀已經講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一微塵成為一恆河,一恆河當中的沙是一劫,一劫當中的微塵又數不清,又一千倍於這樣子的微塵。這時間很長,所以地藏菩薩的功德真的是很偉大。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