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重要消息
【釋經文】(四十一)

  『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今天我們再談「圓覺經」。這個講到啊!『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這一句話,也等於是,普賢菩薩重覆文殊師利菩薩問佛陀的話,是差不了多少的。那麼也就是講啊!「大悲世尊,大慈悲的,世人所尊敬的佛陀,希望佛陀能為這個法會的所有的菩薩,跟眾生,以及在末世的一切的眾生修習大乘者,聽到了圓滿覺悟清淨的境界,要知道應該如何去修行。」這整句話的含意啊!就是這樣子。

  那麼今天呢?我們來談一下,「什麼是修行?」「修行是什麼呢?」因為我們經常提到的。每一個人都是真佛行者,也就是密教行者。「行者」的意思啊!就是修行的人,走修行道路的人,就叫「行者」。

  那麼現在我要問大家,「你是怎麼去修行的?」啊!「蓮翰,蓮翰上師,您是如何修行的?」蓮翰笑的很開心,他是用很開心的笑來修行,哦!非常好。這個他不答,他沒有答,但他只是笑,那可見他是有心領神會。你知道以前,佛陀拈花,大迦葉只是微笑,那麼他微笑就表示他知道了。這個蓮翰很聰明的,他學大迦葉,這個樣子的話,那我還講什麼呢?他說他開口微笑就是修行,這也是對的。我認為啊!古代的人修行用「苦行」來修,有時候不太正確的。你知道這裡面有矛盾的地方,你用很辛苦的代價,去換取未來的,未來世的這一種極樂。這好像不太對吧!對不對?你受這麼多的苦,就是要換取未來的極樂啊!極樂世界,既然你要極樂的話,你在娑婆世界,也可以極樂啊!你為什麼要受這種苦行,然後才能夠得到極樂呢?這是矛盾嘛!「樂」跟「苦」之間是相對的。蓮翰這個笑啊!這使我想起,蓮翰的修行啊!他用喜樂的心來修行。他剛才已經告訴我,他是用笑來修行,希望您能秉持這種喜樂的心來修行。那麼你將來,也一樣可以得到喜樂。極樂世界,本來就是很歡喜,很快樂的世界,那用喜樂的心啊!來相應這個極樂世界,應該是很好的。

  啊!現在問這個宣仁法師。「你怎麼修行的?」糟糕!(笑)他也是一樣喜樂,用喜樂來修行的。你們都不答的話,是很麻煩的。那你們兩個都是用喜樂來修行啊!很簡單的答一句嘛!誰講「用智慧」的?蓮戒講「用智慧」來修行。「智慧」也是一個方法啦!要知道,修行本來就是要用智慧來修行的。因為凡一切的事啊,由智慧來分辨,因為修行有修行的方法,那麼方法很多,你當初要選擇這些方法的時候啊!一定要用智慧去分辨種種的法,那麼取其一法來深入。在深入當中啊!得到這種「定」啊!「三昧」啊!「光明 」啊!得到「甚深的意識」啊!這些都是要靠智慧的,沒有智慧啊!也是很難修行的。但是我們剛開始的時候啊!就是要求得佛學當中的種種的智,以種種的智來修種種的行。這也是,說的也是,那麼還有呢?

  這個蓮滿上師呢?「你用什麼來修行?」用「戒定慧」。「戒定慧」是「三無漏學」,在佛學裡面,談到「戒定慧」啊!一般來講,都是先開始,以「戒律」來限制自己的行為。有很多人講,修行啊,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個「戒」啊!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為了,由於你的行為,受了「戒」的限制以後,那麼你才能夠定下心來。

  記得以前小學的時候啊!這心都飛了,都飛掉了。這每天都想著放假,那麼一放假呢?就很高興的回到自己家裡去,就開始做郊遊的計劃,啊!去旅行啊!小的時候啊!就跟朋友一起玩耍,玩這個橡皮圈啊!囡仔飄(台語發音,紙牌)啊!這個彈珠啊!哦!玩的昏天暗地。經過寒暑假完了以後,這一回來,就很不甘願,很不願意回到學校。一回到學校的時候,老師第一句話就講,「好!現在這個假期已經過了,你們的心啊!不要再放在外面!要把所有的心啊!每一個學生的心啊!通通回到教室裡來。」這老師都知道我們學生的這個心,一放假就是放出去的,這些BIRD(鳥)他飛出去,飛不回來了。那麼他意思就是說,把你所有一切的心啊!通通都要收回來,這個就是「戒」。

  所以修行啊,以「戒」開始。那麼有了這個「戒」以後呢?就會產生「定」。剛才所講的,不「定」的話,是很難學到東西的,那麼你心集中了,在教室了,聽老師講的話,聽了非常的清楚,所以第二個就是「定」了。由於這個「定」啊!聽到老師講,你在修「定」當中,明白宇宙意識的真理,那麼你這樣子呢?你就會產生智慧,所以「戒定慧」是佛學裡面的「三無漏學」,也是一個修行的一個程序,這個也是對的。

  那麼現在再問,蓮妙上師呢?「您以什麼修行﹖」哦!她以「自然」來修行。這個是很高深的,因為「自然」兩個字啊!是很平凡的兩個字。但是呢?也是很不凡的兩個字。一個行者,能夠做到凡事自然啊!有點像我們佛法裡面常常談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為什麼是道呢?因為「自然」,在外觀看起來都是很平常的,很平常的,那麼顯現出來的,他並不勉強,也不去牽強附會。完全是一種隨順,整個在他的日常生活之中,顯現出「道」的這一種自然的現象出來。也有人講,「自然是道。」、「自然是道,平常心是道。」,能夠真正學習到「自然」的話,那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也等於是一種隨順,也是一種隨緣,也是隨時顯現他的「道」法。在禪宗裡面,也經常有這種禪宗故事,禪宗的公案裡面,顯現出來都是一種自然的現象。所以講說「佛在哪裡?」,「在庭前柏子樹。」這個是在講什麼?就是在講「自然」,任何地方都有佛的。佛是什麼啊?都是自然顯現出來的,一個人假如能夠,他的心境啊,完全合乎自然的話,那是一個很美妙的境界。可以講是一個很平和是隨物所現,隨著境界所變化所現出來的這一種境界產生出來的。我覺得回答「自然」兩個字,修行是非常好的。

  那麼蓮香上師呢?蓮香上師答:「六度萬行。」這是菩薩行。「六度」,我們曉得「六度」,菩薩都是做「六度」的。「六度」呢?就是「佈施」、「持戒」、「精進」、「忍辱」、「禪定」、「智慧」,這是「六度」。她這個「六度」,勝過蓮戒法師的「智慧」,她已經多他五度。你剛才只是一度,蓮香上師講的「六度」,「六度」又可以演變成為「萬行」,就是這六種的到達波羅蜜多。也就是說,到達彼岸的這「六度」的方法,又演變成為「萬行」,就是種種種種的行為,都合乎於「六度」萬行,這個就是「菩薩道」。修行能夠這樣子就好啦!那你真的行「菩薩行」的話,那我就非常的自由了。

  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的方法是很多的,行者,種種的修行方法是很多的。那麼密教的修行,是借重於「法」,借重於「法」。

  「修行」跟「修法」是不同的,修行可以講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合乎自然宇宙的心,這是「修行」。那麼「修法」不同,「修法」就是說,以這個修法,修持我們密教的種種儀軌,身口意的清淨,來使自己合乎於宇宙清淨圓滿的心。一個是「修行」,一個是「修法」。現在我們這個真佛宗的弟子,大家都在修這個「四加行」、修「上師相應」、修「本尊法」,那麼在壇城面前的這樣子做,是不是叫「修行」呢?也可以叫「修行」,也可以叫「修法」。因為我們借著這個「法」來進入身口意的清淨,像我們在持咒的時候,就是「口」的清淨.在結手印的時候,就是「身」的清淨。在觀想的時候啊!就是「意念」上的清淨。假如你在持咒的時候啊!你還是在口中喃喃的唸著:「氣死我了,我要打他。」那麼你這個「口」就不清淨了,對不對?在持咒的時候,因為你沒有這樣子的講出來,你是在持咒語,就是「口」的清淨。「身」的清淨呢?因為你在結手印,正在學佛菩薩的姿態,那就是「身」的清淨啦!「意念」的清淨,你在觀想的時候,並沒有想其他,那就是好了。

  你知道第六世達賴喇嘛,他在自己的詩歌裡面哪,經常這樣子寫的:他每一次啊!觀想佛菩薩,哇!觀了半天,來的不是佛普薩,來的是他的女朋友。六世達賴情歌裡面他寫,他是很安靜的,他想要觀想佛菩薩,沒想到一觀想,唉呀!都是跑出一個女生出來。這是意念上的問題,啊!我相信啊,你們在座的,叫你們觀想阿彌陀佛的咒字,「嗡阿彌嗲哇些。」這個「些」字,這個「些」字在月輪中間,那麼阿彌陀佛在「些」字裡面走出來,就是由種子字變化為本尊。

  你們剛才有沒有這樣子觀想的很清楚?還是你們真的一樣的,這個腦袋裡面一觀想,哇!跟六世達賴喇嘛一樣,跑出來的是你們最親近的人。這就是在修法當中啊,「意念」沒有辦法達到清淨的時候,是有觀想成為其他的形象出來的可能,並不是沒有。

  那剛才教你們「入三摩地」。你們入三摩地就是要由「多」,由很多很多的念頭,收歸於Only One就是「一」。「一」要變成 Zero。,就是變成「零」,就是化為「空」。那麼你們入三摩地的時候啊!是很多很多的念頭,變來變去還是很多很多的念頭,那麼這樣子的入三摩地,當然是修法上的一種缺失。在密教儀軌裡面,修法上有漏失,有缺失啊!一定要用「百字明咒」三遍去給它補,修行,不是很容易的。密教的修行就是用身口意的清淨,在修法當中,修正自己的行為跟意念。然後進入宇宙意識,與宇宙意識互相融合,就產生一種修行的證量出來。

  大家了解「修行」這兩個字,雖然「修行」兩個字是最平常的,平時你也聽到,「修行啊!」「我正在修行啊!」那麼你自己本身也是行者。其實修行它的範圍很廣很廣的,而且很深的,今天就讓大家了解「修行」兩個字,明白修行的意義,明白修行的方法,明白我們密教是應用儀軌的修法,達到這個修行的一種證量。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