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重要消息
【釋經文】(八十四)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佑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滅,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我們今天繼續談「圓覺經」。那麼今天就是威德自在菩薩問佛陀,佛陀就回答這個修行,總共有幾種的法。這個法呢!佛陀在「圓覺經」裡面提到的是有三種,那麼當然不只是三種,但是祂是這樣子講的,也就是說,總歸來講把它分成三大類,我們先看這個經文: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佑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滅,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那我們今天經文就唸到這裡,其實這一段經文應該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最主要佛陀所講的,真理是一,不是二,也就是絕對的。這個就等於昨天我們所做的比喻:任何一個城門都可以到城巿的中心,任何一個城門,東南西北各個門都可以到城的中心,那麼城的中心當然是只有一個。那麼山頂呢!山之巔,最頂的地方就是一個點;好像一個圓一樣,拿圓規畫一個圓圈,那麼圓規不動的點就是真理。

  佛陀的意思是講:真理就是一,不是二;每一個地方都是一樣的。好像很多人講:真理有很多種。不是的;真理就是一,一種而已。那麼很多種是從一再分出來的,那祂這樣子講:「無上妙覺,遍諸十方。」那一個方向都有無上妙覺;那麼「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所有修行的法「實無有二」,就是說:沒有第二種方法,其實只有一種方法而已。但是因為方便的原因,所以其數量就變成很多了。

  總體來講,佛陀祂就是分成三種。在釋迦牟尼佛時代,釋迦牟尼佛教導所有的弟子去修行。祂說:用三種方法修行,我們來看是那三種方法。

  前面這一段經文講的,就是「淨覺心」,取淨為行,用淨的方法去修行。現在很多人都是用淨方法去修行,很喜歡去閉關。閉關是什麼呢?閉關就是用淨的方法去修行;你在菜市場修行,菜市場很亂的,這邊在買賣東西,那邊在叫喊、吵架、喊價,想在那地方修行就很困難,因為那裡很吵鬧。所以修行最好的方法,佛陀講的:

  第一個方法,就是用淨的方法去修。那麼你遠離城市,遠離鬧區,居住在深山裡面都是用淨的方法去修。這個方法一般講起來叫做「澄清法」,好像我們用那個水,把一些泥土放在水裡面,你用一個棒子去給它攪動,這個就是鬧,鬧的時候去給它攪動,它就會混濁。但是呢!你不給它攪動,讓它安靜,它就會慢慢地澄清,那些泥土就慢慢地沉下來,那麼水就會變得很清淨。這個是佛陀講得第一種法,叫「澄清法」,叫做「寂靜法」。

  平時你的思想很清明,沒有雜念,那你過很安祥、很安靜的修行生活,你耳朵不聽人家講一些是是非非,眼睛也不看色,形形色色你都不看,這個鼻子也不聞香,舌頭也不去喜歡那些味覺,吃得很簡單,穿得很樸素,這都是「澄清法」。

  穿衣服很樸素,也不享受美味,耳朵也不聽靡靡之音,眼睛也不看形形色色,鼻子不嗅那些香的東西;這樣子,把身心歸於一,那一種狀態就是「澄清法」。也就是把你的煩惱、欲望整個通通清除,這種方法會產生一種靜慧。

  佛陀講:「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也就是你這個寂靜的智慧會產生出來;當你澄清到非常清楚的時候,你的智慧便會自然的顯現出來。

  我以前教人家禪定,就講過這個方法。你只要能夠身心歸於一念的時候,你身體的這些氣跟你的生命元素會回流的,那是以天心這地方為帝王,你身體的文武百官本來是很亂的,但是你這個帝王一聲號令之下成為一的時候,你身體所有的氣流全部通通回流,也就是你這個生命元素啊!會完全回流到天心的地方,這是一個修行的方法,這個方法也就是「澄清法」。

  當你靜寂不動的時候,你的智慧就會產生,你的心如明鏡一般,很多佛啊!就會在明鏡裡面顯現出來;智慧、佛、如來種種的真如真相,就會從明鏡之中顯現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佛陀經常這樣子告誡修行的比丘、比丘尼,把頭髮理掉,穿一式的衣服,吃簡單的食物,不要到China town,down town 到處亂跑。所以眼睛經常亂瞄,耳朵還裝著一個耳機聽流行歌曲,天天在那邊搖啊搖,跟年輕人一樣的開一個車子出來的話,他那disco的聲音放得最大聲。你修行人帶一個耳機聽流行歌曲,這個耳朵已經都不清淨了,已經在搞亂你的心了。哦!每天跑China town(中國城)跑down town去看,眼睛就已經花了;耳朵靡靡之音都已經進來了,再穿漂亮一點。師尊的衣服是最髒的,今天要換。穿乾淨就好,不是要穿多漂亮,哇!這一件太花不好。(師尊指自己的龍袍)

  不過你假使能夠修行到不動啦!你真正能夠修行到你心已經如止水,你穿怎麼花,眼睛再看怎麼色!耳朵再聽怎麼靡靡之音,都可以的。為什麼?因九你的心如止水。那反過講,你已經修到,已經澄清了,別的東西已經搞不動你了,那個攪啊!已經攪不動你了,你什麼都可以做;但是攪得動你啦!你就不可以做。

  我們以前常講的,「獅子跳躍的地方,兔子不要跟著跳」,你一跳就摔死。你以為那個行者本領很好,天天晚上去看電影,你就跟著去看電影,你迷了電影了,你修不成了,修行就修不成了。

  所以這裡要談到個迷跟不迷,我講過了,「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這是指德行高超的人講的。所以當這個聲色還能夠攪動你的心的時候,你要遠離聲色。當聲色不能攪動你的心時候,你才能夠「大隱隱於市」,就是這個道理。

  佛陀告訴大家,你澄清的時候,十方如來就在你的心中可以顯現出來,像鏡中像一樣,這一種方法叫「奢摩他」,這「奢摩他」當然是梵語。這是什麼方法?這叫做「止」,停止一切,佛陀教大家先用「止」法,是停止一切。出家修行就是要停止一切,不能背道而馳。

 我看到有人帶著耳機聽流行歌;在家修行都不可以聽流行歌的,何況是出家修行,這是犯戒的。聽流行歌還得了,要罰跪香,跪在釋迦牟尼佛面前,連續跪三支香,而且一動也不能動。下次再犯啦!犯了三次趕出去的;他叫你跳板凳。跳什麼板凳?因為叫你跳圍牆你跳不過的。

  古代啦!趕出門,怎麼趕的?和尚啦!比丘、比丘尼還俗,趕出山門,是要叫他從山門的牆跳過去,跳出去,就還俗了。但是因為太高啦!你們跳不過,而且我們這些個子都很矮,我們這些比丘尼個子都很矮,跳不過沒有辦法,拿一個小板凳代表佛門。咚!打了你的屁股,用禪杖打你,打了以後叫你跳出去,就是還俗。這不可以的,你境界多高,敲你一棒你就死了,不可以的。

  所以這麼靡靡之音還是不可以聽,眼見形形色色還是不要多看,這是佛陀教得第一個方法,就是「止」。把你欲望的心全部消失掉,全部拿掉,這樣子,你這個鏡子裡面才會變得很清亮,十方如來跟智慧才會顯現,這是得到智慧,這是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呢?就是用「淨覺心」去了解「根塵」,這個方法在前幾章裡面都提到了。大家曉得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根六塵六識都是幻化的;那麼如何用想念的方法,用觀的方法去知道這些都是幻化的?那要靠你的想念的方法去想,你眼睛所看到的並不是真實的,包括你自己本身也不是真實的。

  那麼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所組合的,四大一分散,這個身體就沒有了。那麼心也無所附,你這個原來是你本身的心,並不是宇宙真理的大心。身心都是幻的,所以人生不過是一場夢幻而已,你要這樣子想,當你這樣子想的時候啦!你這個「幻觀法」就會產生出來。

  你歡察世界的萬事萬物,你都會感覺到這個就是如夢幻一場。我單講快樂好了啦!好像有人常問你快樂嗎?你今天快樂嗎?人家問我,師尊您今天快樂嗎?你快樂到底有幾分?快樂沒有辦法打分數的。什麼叫做快樂呢?也沒有辦法把它拘束在一個範圍之內的。所以快樂本身是一種感覺而已,一種幻,一種感覺。

  那什麼叫做悲傷呢?有人問我,師尊您今天是不是很憂愁啦!你自己想一想,什麼是憂愁呢?憂愁能夠拘束一個範圍之內嗎?達到什麼才叫做憂愁呢?你看我臉上沒有笑容,師尊你今天很憂愁。你看我今天有笑容,你就說:師尊今天很快樂;你看我今天不講話,師尊一定有心事;你看我今天很開朗,你們就說,師尊今天心胸很開朗。這個都是不定的,告訴大家,這種東西是不定的。

  快樂跟憂愁是不定的,你今天也許很快樂,但是明天會很憂愁。一小時以前你會很快樂,一小時以後你會很憂愁;這個是變化來變化去的,你要作如是觀。唉!快樂也不是永遠的,憂愁也不是永遠的,隨時在那邊替換,而變化無常,就跟天氣一樣的。有什麼好快樂的!又有什麼好憂愁的!那不過是你心境的一種變化。那個都是幻的,像做夢一樣,一下子就沒有了。

  所以當你快樂的時候,你不要執著快樂,說要把這個快樂變成永遠;當你憂愁的時候,也不要執著憂愁,因為那也是暫時的。你經常用這樣子的念頭去觀,就是一個「觀」法。

  你能夠這樣子久久地想念出來,你心裡會達到一種很清淨的境界,這個叫做「三摩缽提」。漸漸地你用幻來止幻,來停止你的幻,這樣子,這樣子漸漸地進入一種「觀」法,叫做「三摩缽提」。這個是佛陀講的第二方法,叫做「觀」。

  前面的就是「止」,後面的叫做「觀」。大家知道的,快樂不是永遠的,憂愁也不是永遠的,不要去執著快樂,也不要去執著憂愁;這樣你就會開了,可以達到常樂的這一種境界。

  當你的念頭在修行的時候,經常想念如來的相貌,很莊嚴的相貌,想念佛,這都是方法;想念如來,想念佛、想念上師、意念根本上師,都是一個方法。

  在密教面有「月輪觀」,觀想月亮,最圓的、最藍色的、最清淨的一種月亮,就在「月輪觀」。「種子子觀」,就是觀梵字,那個很美妙的佛菩薩的種子字,這個就是「種子字觀」。字觀也是種子的字觀。這個字觀啦!因為就是一個嗎!就是諸佛從字生出,這梵字的一種觀法,也就是「種子字觀」。你想念這個字,那麼從字裡面出現本尊,這是字觀。

  那「入我我入觀」,這是想念如來虛空中的本尊進到你的身體裡面,這是「入我」;「我入」呢?就是想念自己進入本尊的心,這是「入我我入觀」。「五相成身觀」,就是把你的身體各種變化,成為本尊、成為佛的一種方法,叫「五相成身觀」,這個在密教裡面都有的。

佛陀也教我們「不淨觀」。什麼是「不淨觀」呢!把自己身體的污穢,這個很髒很髒的不淨你把它觀出來,這樣你不會執著色、聲、香、味、觸、法。使自己的不淨,知道自己的身心都是不乾淨的,眾生都是不淨的,這樣子能夠使自己的心止下來,這也是「不淨」的一種觀法。

  另外還有「白骨觀」。「白骨觀」是破色相的,你修「白骨觀」,把自己觀成白骨,把眾生也觀成白骨,你就不會著人、我之相。也不會為了眾生跟你之間的關係天天煩惱,這個煩惱就會消除,這個方法就是「白骨觀」。

  觀法是有很多種的,這裡佛陀講的,「所圓的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這是佛陀教你用觀法,就是以幻來止幻,以另外的一種想念來替代你這個比較複的想念,使它成為純一的想念,而進入真正的一種定的境界,這是佛陀講的兩個方法。

  那我們重新再講:第一個是「止法」,就是澄清,隔絕一切聲音,一切色相,使自已澄清,這就是「止法」。那麼用另外一種清淨的想念來替代你的妄念,這個就是「觀法」。「止」跟「觀」,大家差不多已經可以了解釋清楚了。

  圓覺經裡面佛陀所講的,因為它這個是經文,你們不一定看的很清楚,但祂的講法,就是剛才我講的這樣子,澄清跟一個清淨的想念來替自己的妄念,這就是佛陀講的兩個方法。

  這個世界修行的方法很多,但是佛陀講三種,那麼今天已經介紹了兩種,明天會再講另一種,謝謝大家。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