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重要消息
【釋經文】(八十五)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頓,隨順修習。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地,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今天我們再談圓覺經。我們讀一段經文:「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頓,隨順修習。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地,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我們這段經文很長,等於把第七章全部唸完,不過重點我跟大家講一下:我們曉得這一章,是佛陀在教習佛法最重視的,為實修的一章。那麼祂講第一個:「靜止法」,就是用安靜跟止掉所有妄念的方法。

  第二個方法是:「幻觀法」,把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仔細地觀察,知道眾生都是幻的,身心皆幻,一切形象都是幻的時候,才能產生無上智慧。

  第三個就是講:「禪那」。「禪那」在我們中國講起來就是:「禪」,那麼很多人都研究「禪宗」。到底什麼是「禪」?眾說紛紜,很多人去體會的,不是完全都是一樣的。這裡佛陀講第三個方法:是不去取這個「淨」法,也不取這個「幻」法;就是不用「止」,也不用去「觀」。「禪」就是什麼呢?直接就超越,直接就跳過去了,既不「止」也不「觀」。就直接跳過去。怎麼跳呢?我也不知道怎跳。(笑)這不過是一種體驗,像以前佛陀呀,祂「拈花微笑」,大迦葉底下看了,也笑了一下,表示祂已經心領會。所以這個「心印」,這個「禪」的「心印」就給祂。

  像師尊在上面這樣一笑,那底下的人跟著笑,那就得到「心印」;師尊在上面假如哭一下,你們在底下心也哭一下,也得到「心印」了?(笑)其實哭跟笑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心領神會。當初大迦葉這樣子一笑,佛陀就明白祂已經得到心印,表示他已經超越了;其他不笑的,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突然間拿一個花起來微笑一下,只有其中一個大迦葉跟著笑,就表示得到「心印」;其他不笑的就是「莫名其妙」,就是因為沒有辦法心領神會。要懂這心領神會就表示交付了這個「心印」,「心印」已經傳出去了,因為他已經明白,已經懂得、清楚了,這個就是「禪」。

  「禪」是什麼呢?超越!不用去「止」,也不用「觀」。也有人講,「禪」就是「止觀雙運」,要「止」也要「觀」,那麼「止」不了就要「觀」,「觀」得成熟就用「止」。其實「禪」是一種超越,不用「止」的。

  佛陀在這邊講得很清楚:「不取幻化及諸靜相」,就是不取;幻也不用取,安靜也不用,統統不用了。要知道這身體跟心都是一種罣礙;但是這個「禪」是不依照這些障礙,很多障礙他直接統統都超越過去了。好像什麼呢?佛陀作一個比喻:我們敲鐘,這敲呀!佛陀就問了:聲音是在鐘裡面嗎?當然不在裡面,不在中間有空的裡面,也不是在鐘的表面,而是在整個範圍之內都有聲音,這就是超越。表示說根本不在鐘的那個體,也不在中空,而是整個周圍全部都包含了,這個就是超越。

  佛陀講的,祂說沒有什麼阻礙的。最重要有一句在這裡,煩惱、涅槃不相留礙;煩惱跟涅槃,它不互相阻礙,本來煩惱涅槃是對立的,但是在禪宗裡面,在「禪」裡面沒有什麼阻礙的,這是第三種方法。

  第三種方法就是佛陀講的,因為你不相阻礙了,沒有對你有什麼阻礙的,所以寂滅跟輕安的現象就會產出來。這個時候會知道,所有的眾生,所有的壽命,統統是「浮想」。「浮想」是什麼東西?就是根本不存在的,這一種方法就叫「禪那」。所以佛陀只教這三種方法,一個是「止」、一個是「觀」、一個就是「禪」,三個字。

  當初佛陀在教大家法的時候,祂講一講,大家聽一聽,那麼就自己去修行。這些弟子越來越多,本來是很少,沒有什麼戒律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戒律的;就是因為弟子犯了錯,一個犯錯,覺得不行了,才趕快再訂一個戒律。一看到這個還不可以,就趕快再訂一個戒律,是這樣子的。戒律那麼多,就是因為有人犯了錯誤的時候才開始訂的,而不是一開始就有戒律的。祂當時只是說:你到樹下打坐;到山上打坐;到巖洞打坐;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去坐。祂就講這三個方法,這就是「圓覺經」裡面的三個方法。

  「止」掉你的妄念;「觀」一切都是幻;「超越」過去就是「禪」。怎麼「超越」法?祂最重要的,「煩惱、涅槃、不相留礙」,煩惱也是好,涅槃也是好,什麼統統好,這個就是「禪」,就是把它超超越過去了。所以學禪的人呢,不要把很多事放在心上,你統統都可以超越。

  很多人生病,他就退道心。我有拜佛,我有持咒,我有行善,怎麼還得病呢?這菩薩沒有保佑,他就退道心了。不是這樣子,「禪」是一種「超越」,從來沒有什麼叫做障礙你的東西的。所以有病,有病就是菩薩,你有病,剛好,不求無病的。有病好,所以很多的行者,修、修、修、修到最後全身都是病,從頭到腳都是病,這個頭也爛了,聽說腳底也爛了,一般來講就是爛透了!行者不應求無病的,因為病就是菩提。這慢慢去想,病有什麼!病本來就是空嗎?等你沒有身心的時候,「病」還在那裡呢?「病」本來就不存在,只是你暫時的一種現象而已。不把它當成障礙你的聖道,你就可以超越這個「病」。

  不求「無難」,很多人都求。唉呀!像我們今天迴向:逢凶化吉。這個是在求「無難」。「逢凶化吉」,凶的才好,凶就是菩提,你天天求「無難」,什麼事都沒有,精神懶散,一有災難來了,你精神起來了,要趕快,才能夠超越這災難,那時候精神反而會振作的。

  所以,師尊講這個「衝浪」,浪越大你的衝浪板就會衝得越高;越大的災難,也是同樣的。所以我們不應該迴向的時候,求逢凶化吉,應該求逢凶更凶,因為凶就是菩提呀!

  「禪」本身講起來,就是兩個字──超越。越凶地把它超越過去,你就是菩提!所以講所有的障礙都不要怕。我們以前越野障礙賽跑,有那障礙欄杆,這樣跨過去,要跨過所有的障礙,就是一種超越。

  「禪」是一種超越,不是簡單的。人家越來障礙你,阻止你去學佛,用病、用災難來阻止你,你超越過去,就成聖賢,那本身講起就是很偉大的很超然的。所以真正一個聖者,是不怕這些的,不但不怕,還以這個為菩提。很多人生病了,他就奄奄一息,什麼「正念」都失掉了,越凶的事情來,他就是退道心,這都是不可以的。

  像師尊最喜歡魔了。有魔來,樂得要死,因為就是要你超越他,你超越魔,不就成佛了嗎?以魔為法侶,魔就是你的法侶,你的道伴;你沒有他你怎麼通過考驗,能夠成佛呢?所以是以魔為法侶,魔就是菩提,魔就是佛。他來成就你成佛的,要以魔為法侶;你看到魔你就怕,成不了道的。

  在禪宗裡面,是超越魔,超越過去。你不要去抵抗魔,要超越他,以魔為法侶。看到魔,不怕的,沒什麼,魔就是佛,就是一個超越,是一種禪。魔雖然來阻礙你,但是你夠超越,以「逆」的,像剛才講衝浪就是一種「逆」!凡是做事情都是不順的,我們做什麼都不順,人家做什麼都順;不順就是「禪」。「禪」就是一種超越,就是一種「禪那」,你唯有在不順裡去超越不順,你才能成就一切。

  在一切法界裡面,得自由自在,一切成就,這個是「禪」;在一切法裡面那裡都能夠順呢?都是不順的,既然都不順,你超越過去才能夠自由自在。要「自在」就沒有相對的,一定是絕對的,凡一切順逆都是平等的。

  再來呢?有人悔辱你!毀謗你!欺負你!你覺得很委屈,覺得自己不是這樣子,但是人家都講我這樣子,你是不是很委屈?當然委屈!我明明做的這樣,為什麼別人講我那樣呢?你就很委屈,你就不吃飯,以淚洗面;用這個眼淚來洗臉,你就不吃了,這一餐不吃,兩餐不吃,不個禮不吃,一個月不吃;冕2上也腄不好,這個不吃、不睡,我倒是沒覺的怎樣,我們省一點糧食也是好的。但是要教你,這不算什麼的,委屈你了,或者褒獎了你,都是一樣的東西。你要懂得超越!就是「禪」;你超越不了,你就是凡夫,這個道理要明白。

  佛陀講的第三個道理是很「圓滿」的,絕沒有對的。所以要以壞人為朋友,俗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師尊叫我們以壞人為朋友,我們都被污染了,都變成黑的;我們跑去跟烏鴉在一起,到最後我們都變成烏鴉,全部都天下烏鴉一般黑。倒不是這樣子!

  你處在壞人當中,也能夠成就你自己,才叫做超越。六祖慧能,在獵人堆中九年,他不受污染,這就是他本身夠學習到一種超越。他還能夠跟所有的獵人,相處得非常好,這就是本領,所以不怕壞人的。

  你學禪的人,不是說這個人不好,我不跟他在一起,於是看見他就跑。當然啦!也有人看見師尊就跑的,他看到師尊從那邊過來了,趕快跑開。他不願,不喜歡,不樂意,不快樂;但是我們看到他,就很喜歡,我們樂於接近他,甚至上前去擁抱他,對不對!他看到我們就跑,沒有關係,你不理我,我理你就好了,這無所謂的。

  「禪」是一種超越,就是超越過去,沒有什麼好人、壞人。好人與壞人,一樣平等,不要有分別心。世俗是樣子的,這個人不好,形象很不好,風評很不好,混蛋一個,專門幹壞事的,不要去理他,不要去聽他說法,這個壞人,不要去聽他的。不聽怎麼知道是好的壞的!至少你也要聽一下。告訴你不要有分別,你去超越他,不受他污染,去聽法聽到你認為不好的,也不受他污染。

  在獵人堆,六祖慧能也不受污染,他甚至可以轉那些壞人,成為好人!壞人就是菩提,他們都是佛呀!這是一種「禪」,這是一種超越。很多人窮了,他就退道心,沒有錢!為什麼沒有福報呢?為什麼我信真佛宗,修真佛密法這麼多年,沒有福報?窮!不要怕窮;窮跟富,都是平等的。你學禪的人,富就是窮,窮就是富,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錢不過是流到我身上,以後它還會流走,流到別人身上的,那都是暫時的一種現象。那麼,這個人流過那個人,那個人流過這個人,借你呆看幾十年。窮、富不存心,你超越這個窮,愈窮困,你成就愈大,超越這個窮,這是「禪」。

  你還要超越「破」!什麼「破」?所以很多行者,穿破衣,就是一種「破」。其實他穿的是天衣,破的衣服才是真正的天衣,華麗的衣服是真正的俗衣,這是一種超越。

  佛陀講這個「禪」最有意思,中國的禪宗也是意思,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超越,那一種思想,跟我們世俗凡夫思想大不相同。像我的思想就跟一般不太一樣;別人認為髒的,我認為是最清淨的;別人認為是窮的,我認為是最富有的;別人認為是魔的,我認為是佛的;別人不喜歡的煩惱,我認為是菩提,別人認為是壞人的,我認為是好人。人麼都是好,統統是平等,沒有什麼分別的;你愈恨我,我就愈疼你;你跑,我就追;你不理我,沒關係,我理你,無所謂的。

  我不是講了一個「無所謂」思想,師尊的思想是「無所謂」思想「無所謂」。思想,就是沒有障礙的思想,無礙的思想。既然是無礙思想,就是大圓滿思想;大圓滿的思想,就是一種超越的思想。這種超越的思想,就是佛講的:「禪那」。

  你看釋迦牟佛給誰授記?給提婆達多授記,將來成佛!提婆達多不是害祂,害得很慘?沒有錯!害祂的人也能成佛,害佛的人也能成佛。沒有什麼叫做害的,在佛的心中,平等無差別。沒有人害我,只是他現在是世俗凡夫,有一天得度了,他照樣是佛;如果他清楚明白,他也照樣是佛。所以這是一種大圓滿的思想,這是第三種。

  第一種就是「止」,妄念止了。第二種就是「幻」,觀察一切世相都是幻。第三種就超越「禪」,大圓滿。佛只教我們這三種方法,大部份講起來就是這三種。以下所講的,好像第八章所講的這些二十五種,全部就是這三種去分出來的。怎麼講呢?先修「止」,再修「觀」,再修「禪」;先修「禪」,再修「止」,再修「觀」;那麼再來,先修「觀」,再修「止」,再修「禪」。在那邊顛顛倒倒,分成二十五種。

  佛陀也是被弟子弄得頭昏腦脹的,他要講這三種方法,輪來輪去,就變成二十五種。「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就是因為這個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差不多,都是這樣子。反正就是這三種方法,「皆依如是,三種事業」,這三種修行的方法去修,能夠圓滿證得了以後,就是圓滿的覺悟。要修這個法,成佛,可以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跟辟支佛果。

  所謂辟支佛果,就是藉著其他的方法進入自己覺悟的。什麼叫辟支佛?就是用其他的方法,不是用佛陀的方法,藉其它的因緣,進入佛果,這個叫辟支佛。阿羅漢,大家已經知道了,叫無礙法門。

  以前我在讀書的時候,我就用無礙哲學思想:這思想很早的時候,我就寫在書裡面;那時,我的思想就已經非常的超越了。現在的思想呢?更加超越,等於是一種圓滿的思想。所以我不以為煩惱,也不是說完全沒有煩惱,煩惱就在你的四周。就像昨天我接了一通電話:一個對師尊有恩的人,(師尊有時候也請人家幫忙!)他遭遇到了困難,我沒有辦法幫他解決的時候,我也會心生煩惱。唉呀!這個對師尊有恩,但是我又不能幫他解決困難,所以我心裡就很難過。昨天晚上呢!特別為他求護法,希望趕快出現一個貴人來幫助他。我自己也突然間想到,我何不回台灣呢!我馬上就回台灣去幫他;甚至於需要多少錢,都可以出錢去幫助他。這個也是我的煩惱呀!因為,我為眾生而煩惱,眾生有困難,跟我講,那麼我心裡就覺得很難過。唉呀!怎麼幫他解決這個事情?這個當下的一種煩惱,也是有的。

  今天有一封信,是紐約的弟子寄來的,他太太有腎臟病,一定要換腎,但是他等了很久,都等不到腎,他跟他太太剛好是同一個類型的,所以做先生的把一個腎割給太太,他們倆個人各用一個腎。換了腎以後太太的身體就變好,沒想到經過兩年後,這太太身體的腎產生了排斥的作用。我看了這封信,心裡很難過的,怎麼會這樣子呢?倆個都只剩下一個腎,那太太的腎產生排斥的話,她就不能活了。那到哪裡再去找一個腎呢?所以,在這世界上的煩惱數不清的。

  像這種病,你假如不能看透、超越因果的話,真的是很悲慘。像台灣這一件事情,我自己心裡也很急,我也求佛菩薩趕快給他加持,特別求護法,趕快去找一些貴人,出來幫他,希望他能夠順利。因為他曾經幫助過師尊,現在他求到師尊了,我不能幫助他,這也變成我自己的一種煩惱。

  我不是沒有煩惱,我是有煩惱,但是我把它看成菩提。我煩惱來的時候,就盡量祈求護法、佛、菩薩幫他們解決。我不是為我解決煩惱,是為眾生解決煩惱。但是我把我心中產生這些苦惱的事情,也把它認為是菩提,我去超越它。

  佛陀也重宣此義而說這個偈,也就是把剛才這些講了一下。一種用寂「靜」的,第二種用如「幻」的,第三種是用「禪那」的。這三種方法,就是三種的妙法門,都是非常好的。祂講「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都是用這三種方法去圓證的,這個叫做「究竟涅槃。」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