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按鈕圖
重要消息
085 悉皆永斷 永不復起

悉皆永斷 永不復起
蓮生法王2010年11月6日台灣雷藏寺獅面空行母護摩法會法語開示
本期《六祖壇經》經文:「『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
※ ※ ※
我們首先敬禮了鳴和尚、薩迦證空上師、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吐登達爾吉上師!敬禮壇城三寶!敬禮護摩主尊獅面空行母先東瑪!
師母,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各位同門,還有網路上的同門,我們今天的貴賓是,盧耳順大德、台南市議會蔡旺詮議員、南投縣議員許粧議員、宗委會法律顧問羅日良律師、宗委會法律顧問黃月琴律師、高雄海軍官校陳秋菊教授、台北市站前地下街理事主席王金祥先生、台北市站前地下街司庫連長城先生、台北市大安區龍雲里里長候選人張書鑫先生、名節目主持人邰智源先生、名藝人辛隆先生、美國德州休斯頓傑出企業家賴賢烈先生、台灣省諮議會議員南投農田水利會會長洪國浩先生、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副總會長候選人常務理事呂國寶先生、副財務長闕慧玲女士,大家午安!大家guo ann(台語:午安),大家好,"domo konnichiwa"(日本話:午安)"Good Afternoon"。
最近選舉到了,我們在這裡祝福來到台灣雷藏寺的全部「金榜題名」。(眾鼓掌)上回說過,沒有來的也就算了。另外,我們看到台灣雷藏寺新的氣象,大殿前面(廣場)建了一個白色的、很大的帳篷,是蓮哲上師和台灣雷藏寺的功德,我們謝謝他。
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所有只要來過台灣雷藏寺的議員候選人和其他候選人,他們每一個人去抽籤都是No.1。第一有甚麼好處呢?以我來說,不用每一個候選人都看,反正蓋章嘛!排在最先的就蓋上了。第一號,就是來我們台灣雷藏寺的,這也是很奇怪,來過的,抽籤都是抽到第一號。蓮哲上師講的,對不對?喔!是蔡議員講的,來過的都是第一號。
今天是獅面空行母的護摩,獅面空行母的咒語非常的殊勝,尤其是祂的迴遮咒,非常的有名。當初,祖師蓮華生大士在修行的時候,與500名外道對抗,獅面空行母下降,教蓮華生大士唸獅面空行母的迴遮咒,勝過500名外道聯合的力量。獅面空行母的梵語又稱「先東瑪」 (Simhavaktra, Simhamukha,藏語Senge-Dongma),祂就是蓮華生大士的本尊,也是蓮華生大士的上師,更是蓮華生大士的護法,所以威力無窮,我們今天所祈求的,都能夠得到應驗。
剛剛法會開始的時候,我親眼看見阿彌陀佛,再看見獅面空行母,再看見蓮華生大士,阿彌陀佛、獅面空行母、蓮華生大士,等於三者合一。(眾鼓掌)我們再次的祈願,「先東瑪」的護摩能夠熄滅我們所有的災難,增加我們的智慧,增加我們的資糧,接引幽冥眾等往生清淨佛國;敕令所有的家庭能夠圓滿;敕令一切的怨敵退散。
我們再談《六祖禪經》(又稱《六祖壇經》)六祖說,「『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我們今天就講這一段經文。
上回,我提到「說法」,我們「說法」不能令大家打瞌睡,所以要來一點「針灸」,「說法」令大家睡著的話,等於沒有說法,不如不說。這裡有一個joke,有一個牧師生病了,他請了另一位牧師來講道。請來的這一位牧師是很有名的,甚麼叫作很有名?就是只要他一說,就沒完沒了,說得又長又爛,所有的信徒全部打瞌睡。人家請他來,他就來,一來,唱詩班只有一個人,整個教堂這麼大,底下只有一個執事在聽他講道,其他人都沒有來。牧師非常生氣,他問那個執事:「難道你沒宣傳我會來這裡講道嗎?」執事站起來說:「沒有。我們沒有宣傳,但是消息可能走漏了。」沒有人來聽他的。師尊說法如果是這樣的話,真的,我自己也會覺得很傷心,也會很難過,晚上回去會拿著枕頭拼命搥:「怎麼會沒有人來聽我說法呢?」「我到底犯了甚麼錯?」「難道我說法不好嗎?」「難道我不可以說嗎?」「難道我有偏差嗎?」「難道我囉哩囉嗦嗎?」「難道說個不完嗎?」應該不會啦!(眾鼓掌)
要講《六祖禪經》啊!六祖所講的,當然,我是知道,但是我認為「懺悔」這一段,是隨順眾生所說的,而不是「無相懺悔」。六祖不是寫一個偈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就沒有這些「塵埃」的,本來就沒有一樣東西的。好!我現在問六祖:「『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沒有『塵埃』,你懺甚麼悔甚麼?為什麼要『懺悔』?」「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既然沒有「一物」,也甚麼都不是,也沒有「塵埃」,你「懺」甚麼「悔」啊?這講的是「第一義」;六祖在《六祖禪經》所講的,是隨順眾生。因為有眾生,才是要「懺悔」,沒有眾生,你「懺」甚麼「悔」?這是我要糾正六祖所講的。祂也是為了隨順眾生啦!祂是祖師爺,絕對不會有錯。師尊所講的,也沒有錯。六祖這一篇的「懺悔」是說「有相懺悔」,不是「無相懺悔」。如果是「無相懺悔」,根本不是「懺悔」的「懺悔」,才叫「懺悔」。所以六祖講「已上是為無相懺悔」,這是對眾生講的,不能對我講。如果我當時在場,我就舉手抗議。那都是「有相懺悔」。
因為「有相懺悔」,才會有「愚迷、憍誑、嫉妒等罪」,這是「有相」的;「無相」的,根本沒有「愚迷、憍誑、嫉妒」,芸芸眾生才會有「愚迷、憍誑、嫉妒等罪」,若非眾生,何來「愚迷、憍誑、嫉妒等罪」?這是我強調的。
我們每一個修行人都要長大,師尊可以講「已經長大了」,雖然我個子這麼矮,其實已經是「巨人」、是「無上頂」。(眾鼓掌)但是,還是有一些弟子「長不大」,還是在原地踏步,甚至本身已經落後很多,修行沒有進步,反而落後,有的在「原地踏步」,永遠「長不大」,你看看,誰「長大」了?
有一個joke,一個先生帶著老婆和小孩,14歲的小孩,一起去游泳。他們3個人坐在沙灘上,有一個年輕的少女從前面走過去,姿色非常的婀娜,那14歲的小男孩,眼睛睜得很大,兩個眼睛緊隨著那少女的倩影,一直看那小姐,看到她消失了。老婆拍拍先生的肩膀,講:「你看,我們的小孩長大了。」長大了,很高興,14歲的男孩子會看著小姐,「他長大了」;突然之間,來了一個穿比基尼的,哇!比基尼,當然穿得很少,皮膚非常的白皙,秀髮飄飄,38,24,38吧!就這樣走過去,那先生好像蒼蠅叮到大便一樣。傻傻的,嘴巴張開,口水差一點流出來,一直看。他老婆在旁邊火大了,打了他一個巴掌,「哼!你永遠長不大。」其實,兒子在長大,先生也在長大,哪裡錯了?我也不清楚,你們自己想。
我講這笑話的意思是,我們修行人,真的有人本身非常的增長,心量非常的寬大,增長到無盡,無盡量增長的時候,就是六祖所說的:「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這是「四弘願」。當你「長大」的時候,就會照這「四弘願」走。眾生和我,無邊無際,都願意度,自己度也度他;「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眾生要斷煩惱,修行人更要斷煩惱,你煩惱一直在增長,修行就退步。沒有煩惱,你修行就是無上,有了煩惱,就是凡夫,沒有煩惱,就是聖賢,很簡單的嘛!心量大不大,增長不增長;「法門無盡誓願學」,佛法無盡的,自己願意去學習;「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自己自願成佛,而真正能夠成佛。
成佛是甚麼?沒有煩惱。佛如果有煩惱,還叫作佛嗎?根本就是凡夫。佛本身沒有煩惱,因為佛的心量無盡大,不將所有的事情當成事情,無量無邊。沒有冤家,沒有仇人,沒有所謂的怨,沒有所謂的恨,因為怨和恨,是輪迴的種子。修行要修到這樣,才能符合六祖所講的「四弘願」,不能有所謂的怨恨的,那時才叫作「增長」。盧師尊今天在這裡對大家說,師尊的心,無邊無盡,沒有怨,沒有恨,只有愛眾生的心。就算你恨師尊、怨師尊、仇師尊,師尊也沒有怨、沒有恨、沒有仇,(眾鼓掌)修行要修到這樣。
我不是在人間之中「混一口飯吃」,不是的,我不是在這裡「混飯吃」的,我是真實的修到無怨無悔,(眾鼓掌)所以我講了一句話:「人家罵我,我就讓人家罵,隨你;人家打我,我就隨你打,我絕不還手;人家告我,我就隨你告,我也不告人。」這是我的真實語,實在的言說,「如果我有如此的因緣,也隨他去。」不要緊,無所謂,這才叫作「心量寬大」,沒有怨、沒有恨、沒有仇、沒有煩惱,遭遇到甚麼事情,隨他去吧!沒辦法啊!因為這裡就是人間,你活在人間,就是要如此。要做一個菩薩,當一個佛,就是要這樣,如果人家罵你,你也跟著罵,人家打你,你也跟他拼了,人家告你,你也告他,那麼,你跟他是一樣。甚麼叫作「修行」?「修行」就是要修到愛所有的眾生,對眾生無怨無悔無恨。
以前看電視,有一個人,關在籠子裡,餓30天,絕食30天,不吃也不喝,就關在籠子裡,甚至吊在半空中。有一個記者去採訪他:「你為甚麼要這麼做?這樣做有甚麼意思?」他說:「就是為了混一口飯吃。」師尊在這裡,不是為了「混一口飯吃」,我對你講:「我一定要做到。」(眾鼓掌)
這裡六祖所講的「有相懺悔」,祂解釋「懺」字,現在所做的,已經「懺」了,祂將「懺」和「悔」兩字分開,「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我覺得這字有矛盾,已經「永不復起」,就是「悔」,祂說是「懺」,然後這裡講,「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其實我覺得這兩個字,應該都是「斷斷」,不應該分開來說,六祖會這麼說,我看應該是編書的人有問題,六祖不會講這種話的。
你知道過錯,就是要「斷」,「永不復起」就是不再去做,就是「悔」,根本就是「懺悔」,不需解釋說甚麼是「懺」、甚麼是「悔」。如果下次再做,這就是沒有「悔」,六祖的意思是這樣,下一次,後面又來了,你又做了,這就不是「永不復起」。「懺悔」應該合起來說,不應該分開來說,一個是「斷」,一個是「永不復起」。叫作「懺悔」。所謂「懺」,就是你知道錯了,就將它「斷」了,就是「懺」,以後再也不做了,就是「悔」。若以後再做了呢?因為你過去的「懺悔」已經「懺」過了,「懺悔」過了,但是你已經忘掉了,所以你又犯了,還是要「懺悔」,所以我們修行人「懺悔」是沒有止盡的,不能說「我一直懺悔就夠了」,不是的。
當初釋迦牟尼佛出家,比丘可以還俗,出家就是「修」,還俗又「俗」了,連續可以七次,也就是可以「出家->還俗」->「出家->還俗」->「出家->還俗」->「出家->還俗」->「出家->還俗」->「出家->還俗」->「出家->還俗」一共七次,最後出家,男眾可以有七次,女眾一剃,如果一還俗,就沒有了。釋迦牟尼佛實在是男女不平等,女眾只有一次,出了家,然後還俗了,就沒了。男眾可以有七次,釋迦牟尼佛這樣規定,我也不了解甚麼原因。但是,總是有原因的嘛!佛講的話不會有錯嘛!對不對?
談到「懺悔」,有一個joke,有一位先生,夫妻兩個,有一天,妻子過世了,他很愛他的妻子,他誓願不再娶,絕不再娶,所以在妻子的墓碑上刻上幾個字:「我誓願不再娶 ,因為我的生命之火已滅。」過了幾年以後,他又結婚了,人家問他:「你不是在妻子的墓碑上刻著:『因為我的生命之火已滅』嗎?」他說:「沒辦法,因為我看了一個盧師尊說法的節目──『給你點上心燈』,我一看,我的心又亮起來。」(師笑、眾笑)所以他又結婚了。其實,這個joke,不是「給你點上心燈」,是「我突然撿到一個火柴盒,我又將它擦了一下,我的生命之火又燃起來了」這樣子的。
人生的命運真的是很奇怪,會變來變去,根本就是「無常」、「無常態」、「無常的」,發了甚麼誓願、甚麼懺悔,有時也是沒有用的,「懺悔」了又犯,尤其是「賭」。告訴大家,我們真佛宗的弟子千萬不要染上「賭」,賭錢的「賭」,千萬不要。以前我看過我的鄰居,有新娘要出嫁,披著白色的衣服,出嫁的新娘裳(台語;新娘衣),穿新娘衣穿好好的,看家裡的人在打麻將。迎親的車子已經到了門口,劈哩啪啦!劈哩啪啦!放鞭炮,迎親的車子都來了,新娘子的父母、兄弟姊妹聚在一起玩麻將,她站在後面看,底下的人喊她:「迎親的車子來了,新娘子要趕快上車。」她說:「延期啦!正在緊張的時候,你吵甚麼?」你看,「賭性」是這樣,連結婚都可以延期。
這「賭」是很厲害的,真的會迷,只要上了癮,就沒有辦法,不克自制,會上癮的,千萬不要沾上「賭」,因為「賭」,會將整個生命家產一下子統統毀滅掉,很可怕的。我們修行人,不可迷於「賭」,浪費時光。
以前,我聽我媽媽說過,有一個人發誓「不賭了」,他們玩的是「十胡」-四色牌,那是「車、馬、砲、將、士、象」,紅兵黑卒,四色牌。輸的差不多時,那個人悔改發誓「不賭了,指頭砍下來,不賭了!」他這個懺悔真的很厲害,「指頭砍了啦!這指頭害了我,天天玩四色牌。」「扣!」切了,真的發誓不賭了。以後,我媽媽再去看他,他將米桶擺在前面,四色牌用手拿起來,插在米桶上,還是「賭」,一隻手已經不能拿牌了,另一隻手還可以拿,拿起來插在米桶上。所以,千萬不能「賭」,這一定要「懺悔」,而且「一懺永懺」、「永不復起」。
Rocky 賴坐在這裡,他昨天晚上請我吃飯,他說有幾樣東西是不可以的,從輕的到重的,就是「吃、喝」再來呢?「吃、喝、嫖、賭」還有一樣是不是?喔!毒品,所以是「吃、喝、嫖、毒品、賭」連下來的。他說「吃」是最輕的罪;「喝」也是比較輕的罪,因為「醉酒」罪也是比較輕一點;「嫖」是中間的罪;「毒」是更深一點的罪;「賭」,最重的罪,「吃、喝、嫖、毒、賭」,修行人要戒。一般人,最輕的就是「吃」,最重的就是「賭」,行者、修行人要注意,賭博的習性是不可以有的。過年過節,偶然娛樂一下,師尊倒是不禁止,師尊是不禁止過年過節玩一下牌,無所謂啦!如果你常常這樣,就要警惕自己,一定要「懺悔」,這是「愚迷」啊!你「迷」在其中,就要「懺悔」,這是「有相懺悔」。
我們今天修行,「由外向內」,有的人說「由內向外」才對,「由外向內」不對,有的人說「由外向內」才對,大家想,哪一個才對?以前,我當軍人的時候,是「由外向內」,我們修行人,第一要「莊嚴」──「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臥如弓」。師尊說法,除非我已經不行了,我不會這樣(師尊示範攤在法座上,有氣無力):「今天跟你們說法,我快沒元氣了。」那是我已經不行了啦!師尊說法,一定是坐得正正的,不會這樣子坐,也不會這樣子坐,不會駝背,不行的,坐要有坐相,要「莊嚴」的。修行人其實和軍人一樣,「由外向內」。有表相的「莊嚴」,自然慢慢產生內心的「莊嚴」,內心的「莊嚴」就會出來。「由內向外」是比較苛求,因為「內」是很高的行者,他只是修「內」,表面上他不修,但是他的「內在」、「心」已經是完全「清淨」了,完全「無染」的,完全「清淨」的,他的「心」是「無相」的,完全「清淨」、「無染」,這是「內」修成功。但是我們修行人要從「外相」做起,讓人家看外面,鬍子要刮、頭要剃、身體要潔淨,身上要有芳香發出來的,人家一看,你是很莊嚴的,自然能夠攝眾。
行者是「由外向內」,這也有一個joke,有一個寡婦,她穿得非常的漂亮,頭髮燙的好美,穿得很緊身,非常的亮麗,看起來非常的美,很吸引人,人家問她:「妳先生剛剛過世,為甚麼穿這樣?」她說:「我注重內在,我不注重外相。」那人問她:「內在也看不到啊!」「有啊!我的褲子是黑色的。」她以為這就是「內在」。
「內在」是「心」,是你的"heart ",是「寬廣無量的心」,是「菩提心」,是「救度眾生的心」,是「學習佛法的心」,是「度自己又度眾生的心」,是「煩惱斷盡的心」,這是「四弘願」。六祖講「四弘願」就是要你學習「寬廣無量」、「清淨無染」的心,這是隨順眾生講的。
講到「莊嚴」,也有一個joke,有一群「妻管嚴」──「妻」子「管」得非常「嚴」的幾個丈夫,他們在一起聚會要想出辦法如何對付「河東獅吼」。「悍婦」們聽說「丈夫聯合起來在那裡開會」,就衝過來,一衝過來,這幾個先生平時就怕老婆的就拼命跑,大家都跑了,只有一個人,很「莊嚴」的坐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坐如鐘」。待這些「悍婦」走了以後,他們說:「哇!真是佩服他,一動也不動坐在那裡。」大家過去看看他,原來他一動也不動坐在那裡是已經嚇死了。這不是「莊嚴」,「坐如鐘」,一動也不動。一遇到事情,驚惶失措,坐在那裡的,想不到是嚇死的。
當然,結婚有好處,也有壞處,我覺得──現在在這裡,我是不敢說甚麼,我說祖師爺好了。你看嘛!釋迦牟尼佛,祂有后又有妃,那麼多的后妃,祂居然會離家出走,釋迦牟尼佛是離家出走的,誰說不是?對不對?祂是顯教的祖師爺,祂離家出走。你看哪!密教的祖師爺,蓮華生大士,祂娶的妻子叫作「持光女」,到最後蓮華生大士也是離家出走的啊!對不對?你們說蓮華生大士有沒有離家出走?有,祂一走,走了好遠,從印度走到西藏,走得無影無蹤。說說近代的好了,虛雲老和尚,最有名的,有兩個老婆,最後,他躲到深山裡面去,躲了那麼多年,出來的時候,像雜毛老道。避啊!趕快避啊!避!避!避!避!避!「逃避」的「避」。還有,最現代的弘一大師,兩個老婆,最後一個老婆是日本老婆,才生了女兒,他躲在寺廟不敢開門,任他老婆在門外哭哭啼啼,抱著小孩,第二個老婆是日本太太,他連見面都不敢,後來,日本老婆抱著娃娃回到日本。他連出來見面都不敢,心如刀割,非常悽慘。我看了都非常的感動,我說不應該,弘一大師應該出來見見他的老婆,say 一下 good bye,但是他連出來都不敢。怕到這種程度。弘一大師不是很有名嗎?大家想想看嘛!聖人,提到聖人,孔子周遊列國去了,驚嘛驚死了(台語:嚇都嚇死了),他寧可去周遊列國,被困在「前蔡」,他也甘願,家都不回,聖人耶!連家都不敢回。像蘇格拉底──麥擱講了(台語:別再說下去了),懺悔!懺悔!懺悔!懺悔!懺悔!(眾鼓掌)懺悔!懺悔!要懺悔啦!
六祖所講的「悉皆永斷」、「永不復起」,「永斷」就是「懺」,「不復起」就是「悔」,行者發「四弘願」,好好的修行,應該要隨順的就要隨順,應該要斷的就要斷,所以我們修行人有三樣,我在Australia說過的,一個是「空」,一個是「光明」,一個是「任運」。我們行者要做到這三點:一切世俗的、物質的,全歸於「空」、「滅」;在你的心要發出永恆的「光明」;第三個,「任運」,隨緣度化眾生。
嗡嘛呢唄咪吽。